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庠学
东横
私学
学董
主修
学号
里学
宿舍
校园
校旗
校历
学历
学苑
校风
庠黉
《漢語大詞典》:庠学(庠學)
古代地方学校。《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攷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唐 贾公彦 疏:“谓乡中有贤者皆集在庠学。”
分類:学校
《漢語大詞典》:东横(東横)
古代贵族子弟学校。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廆 ( 慕容廆 )立子 皝 为世子。作东横,以 平原 刘讚 为祭酒,使 皝 与诸生同受业。 廆 得暇,亦亲临听之。” 胡三省 注:“横与黌同,学舍也。”
《漢語大詞典》:私学(私學)
(1).私人创办的学校。后汉书·舆服志下:“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奴隶制时代那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私学’在社会上发展起来。”
(2).特指 战国 时期法家以外的各种学说及其流派。韩非子·心度:“国不事力而恃私学者,其爵贱,爵贱则上卑,上卑者必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
《漢語大詞典》:学董(學董)
旧指学校负责人。如:各村选举有威望的热心教育的学董一人,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国语辞典》:主修  拼音:zhǔ xiū
在专科以上学校中主要的修习课目,相对于辅修而言。如:「他决定主修中国文学,辅修企业管理。」
《国语辞典》:学号(学号)  拼音:xué hào
学校为方便管理所编予学生的学籍号码。如:「我们学校的学号前面二码是代表入学学年。」
《漢語大詞典》:里学(里學)
古代乡里间的学校。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少从里学。”
《國語辭典》:宿舍  拼音:sù shè
机关、学校、工厂等供给本单位的人及其家属居住的房舍。
《國語辭典》:校园(校園)  拼音:xiào yuán
1.学校的空间范围。
2.泛指教育环境。如:「校园风气」。
《國語辭典》:校旗  拼音:xiào qí
代表一校的旗帜。
《漢語大詞典》:校历(校曆)
谓考定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若不先定校历之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 孟軻 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於岑楼’者也。”
关于学校学年和学期起讫、上课和考试周次、寒暑假及其它假日的规定。
《國語辭典》:学历(學曆)  拼音:xué lì
学校的行事历。学校在开学前,依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一学年中预定从事的教学与行政活动。也称为「校历」。
《國語辭典》:学历(學歷)  拼音:xué lì
求学的经历。指毕业或肄业所得的学位。
《漢語大詞典》:学苑(學苑)
学术的园苑。犹学校。 宋 苏轼 《刘丑厮诗》:“笔砚耕学苑,戈矛战天骄。”
分類:学术学校
《國語辭典》:校风(校風)  拼音:xiào fēng
一学校中具有的风气。如:「校风淳朴」。
分類:学校风气
《漢語大詞典》:庠黉(庠黌)
古代地方所设学校。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归私暂休暇,驱明出庠黌。”
分類:方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