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轲思(軻思)
孟轲 与 子思 的并称。 宋 文天祥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诗:“名理軼 晋 魏 ,雅言袭 軻 思 。”
分類:孟轲子思
《漢語大詞典》:中心
犹称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随你左看右看,无不中心像意的。”
《国语辞典》:原宪(原宪)  拼音:yuán xiàn
人名。(西元前515~?)字子思,又称原思,春秋鲁人,一说宋人。孔子弟子,清静守节,安贫乐道,孔子相鲁时,尝为邑宰,后隐于卫。
《漢語大詞典》:原生
指 原宪 。 孔子 弟子,字 子思 ,亦称 原思 、 仲宪 。 春秋 鲁国 人,一说 宋国 人。 孔子 亡,隐居于 卫国 ,以蓬户褐衣蔬食为乐。事见《庄子·让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后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 原生 衣百结, 颜子 食一簞。” 明 何景明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谅怀 原生 耻,庶悟 孔父 嘆。”
《漢語大詞典》:述圣(述聖)
(1).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唐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述圣 鲁 宣父 ,通经 汉 仲舒 。”
(2). 子思 之封号。 元文宗 至顺 二年加封 子思 为 沂国述圣公 。 明 嘉靖 时罢其封爵,但称 述圣 。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
《漢語大詞典》:祖君
对祖父的尊称。孔丛子·居卫:“﹝ 乐朔 ﹞围 子思 。 宋君 闻之,驾而救 子思 。 子思 既免,曰:‘ 文王 厄於 牖里 作周易,祖君屈於 陈 蔡 作春秋,吾困於 宋 可无作乎?’”按, 子思 名 伋 , 孔子 之孙。
《国语辞典》:孔伋  拼音:kǒng jí
人名。(西元前492~前431)字子思。孔子之孙,受学于曾子,传孔门心法,作〈中庸〉,后世称为「述圣」。
《漢語大詞典》:四配
(1).指 颜渊 、 子思 、 曾参 、 孟轲 。旧时以此四人配祀 孔子 庙。 颜渊 、 子思 居东, 曾参 、 孟轲 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 颜渊 为 三国 魏 齐王 正始 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 曾参 为 唐睿宗 太极 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 孟轲 为 宋神宗 元丰 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 子思 为 宋度宗 咸淳 三年(见宋史·度宗纪)。
(2). 明 袁宏道 戏称 孔子 为饮宗,祀为酒圣,以 阮籍 、 陶潜 、 王绩 、 邵雍 为配祀。
《漢語大詞典》:田方赠(田方贈)
指 田子方 赠狐白裘予 子思 事。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子思 居於 卫 ,緼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田子方 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亡之;吾与人也,如弃之。’ 子思 辞而不受。 子方 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 子思 曰:‘ 伋 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於沟壑; 伋 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十:“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虽荣 田方 赠,慙为沟壑名。”
分類:子思
《国语辞典》:九流十家  拼音:jiǔ liú shí jiā
汉朝刘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
《国语辞典》:老庄思想(老庄思想)  拼音:lǎo zhuāng sī xiǎng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通称。主张宇宙的本源是虚无,故宜以无为处事,而无为实即无所不为。老庄思想教人要顺应自然、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故亦具实用功效,实不同于单纯的消极思想。如:「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哲学论辩,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不涉及现实事务。」
《国语辞典》:陟岵陟屺  拼音:zhì hù zhì qǐ
游子思念亲人,每每登上高山瞻望故乡。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漢語大詞典》:二卵弃干城(二卵棄干城)
孔丛子·居卫载: 子思 向 卫君 荐 苟变 为将, 卫君 亦知 变 为将材,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食人二鸡子,故不予任用。 子思 说,用人应“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於邻国者也”。后用以比喻因人有小过而忽其大节。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奉征高丽》:“似娘儿,二卵弃干城,救 张苍 幸藉 王陵 。”
分類: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