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炎威
(1).酷热的威势。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吟风起天籟,蔽日无炎威。” 叶玉森 《一雨》诗:“炎威尔何物,一雨便长驱。”
(2).比喻权势。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七出:“笑奸雄枉把炎威煽,赖君王明圣镜高悬。”
(2).比喻权势。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七出:“笑奸雄枉把炎威煽,赖君王明圣镜高悬。”
《漢語大詞典》:灵威(靈威)
(1).威灵,威势。《史记·乐书》:“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王旅南征,阐耀灵威。”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只愿你检验轮迴,速显灵威。”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书表》:“他们都不过是些散仙,终日游戏,不似天君总制江河,灵威显赫。”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故庶人鬼没有贵族鬼那样的灵威赫赫,倒是实在的。”
(2).“ 灵威仰 ”的省称。《艺文类聚》卷五引 汉 刘桢 《大暑赋》:“ 羲和 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 灵威 参垂步朱轂。”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之一:“东郊事平秩,仲月祀 灵威 。”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 灵威 。” 清 唐孙华 《立夏日抱灌轩雨坐周羽良乐友顾峙宗枉过小饮》诗:“摘来梅子青犹小,落尽篱花緑正肥。最惜芳菲好时节,悤悤把酒送 灵威 。”
(3).“ 灵威丈人 ”的省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未受 灵威 之简,难逢 苍水 之精,榜人再唱,客子数惊。”
(2).“ 灵威仰 ”的省称。《艺文类聚》卷五引 汉 刘桢 《大暑赋》:“ 羲和 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 灵威 参垂步朱轂。”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之一:“东郊事平秩,仲月祀 灵威 。”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 灵威 。” 清 唐孙华 《立夏日抱灌轩雨坐周羽良乐友顾峙宗枉过小饮》诗:“摘来梅子青犹小,落尽篱花緑正肥。最惜芳菲好时节,悤悤把酒送 灵威 。”
(3).“ 灵威丈人 ”的省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未受 灵威 之简,难逢 苍水 之精,榜人再唱,客子数惊。”
《漢語大詞典》:严威(嚴威)
(1).严肃而威重。《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儼恪,非所以事亲也。” 孔颖达 疏:“严谓严肃,威谓威重。”
(2).敬畏。《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瀆齐盟,无有严威。” 韦昭 注:“严,敬也;威,畏也。”
(3).犹威力,威势。《后汉书·张酺传》:“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復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伤秋荼之密网,惻夏日之严威。”明《杀狗记·雪中救兄》:“严威正加,满空中如盐撒下。” 鲁迅 《彷徨·伤逝》:“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
(2).敬畏。《国语·楚语下》:“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瀆齐盟,无有严威。” 韦昭 注:“严,敬也;威,畏也。”
(3).犹威力,威势。《后汉书·张酺传》:“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復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伤秋荼之密网,惻夏日之严威。”明《杀狗记·雪中救兄》:“严威正加,满空中如盐撒下。” 鲁迅 《彷徨·伤逝》:“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
《漢語大詞典》:火烈
(1).持火把者的行列。烈,通“ 列 ”。《诗·郑风·大叔于田》:“ 叔 在藪,火烈具举。” 郑玄 笺:“列人持火俱举,言众同心。” 孔颖达 疏:“火有行列,俱时举之。”
(2).火势猛烈。《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盖 放诸船,同时发火”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去北军二里餘,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烧尽北船。”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诗:“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讶。”《说岳全传》第二九回:“一霎时,火烈烟飞。”
(3).比喻威势猛烈。《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威亮火烈,势踰风扫。” 张铣 注:“言其威武信为猛烈。”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
(4).起火焚烧。《梁书·武帝纪上》:“移檄京邑曰:‘……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宋 苏舜钦 《游山》诗:“近为雷霆拔,火烈瓦甓糜。”
(5).指物被火焚烧而爆裂。《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
(6).喻严明。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小人,虽宪典火烈,杀人奸盗,犹不絶踵,而况地狱之眇茫乎!”
(2).火势猛烈。《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盖 放诸船,同时发火”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去北军二里餘,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烧尽北船。”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诗:“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讶。”《说岳全传》第二九回:“一霎时,火烈烟飞。”
(3).比喻威势猛烈。《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威亮火烈,势踰风扫。” 张铣 注:“言其威武信为猛烈。”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
(4).起火焚烧。《梁书·武帝纪上》:“移檄京邑曰:‘……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宋 苏舜钦 《游山》诗:“近为雷霆拔,火烈瓦甓糜。”
(5).指物被火焚烧而爆裂。《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
(6).喻严明。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小人,虽宪典火烈,杀人奸盗,犹不絶踵,而况地狱之眇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