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1,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侍儿
清水
游女
妆楼
绣户
珠翠
脂粉
懿德
云月
老身
拾翠
乞巧
未亡
小妇
守节
《國語辭典》:侍儿(侍兒)  拼音:shì ér
1.服侍他人及供人使唤的婢女。唐。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西游记》第二七回:「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也称为「侍女」。
2.古代妇女表示自谦之称。《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含羞向前,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便答道:『侍儿是清风寨知寨的浑家。』」
《國語辭典》:清水  拼音:qīng shuǐ
1.清澈而不含杂质的水。《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夫草木遭霜者不可以风过,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原来那瓶子里,全是一瓶一瓶的清水。」
2.口水。《水浒传》第四回:「俺早知道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自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得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
3.物品品质纯正。《水浒传》第二四回:「便去市上䌷绢铺里,买了绫䌷绢段,并十两清水好绵。」
《國語辭典》:游女  拼音:yóu nǚ
1.出游的女子。《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2.汉水的女神。《文选。曹植。洛神赋》:「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國語辭典》:妆楼(妝樓)  拼音:zhuāng lóu
妇人的闺房。唐。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两间卧房,上面小小一个妆楼,安排著花瓶、炉几,十分清雅。」
《國語辭典》:绣户(繡戶)  拼音:xiù hù
1.旧指女子的居室。北齐。刘昼《刘子。卷五。适才》:「今处绣户洞房,则蓑不如裘;被雪沐雨,则裘不及蓑。」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三:「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2.绣房的门户。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会圃临东风〉:「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宋。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國語辭典》:珠翠  拼音:zhū cuì
1.珍珠及翠玉。指首饰或饰物。《文选。傅毅。舞赋》:「珠翠的皪而炤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2.借指盛饰的女子。唐。王维〈寓言诗〉二首之一:「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
3.珍贵的食物。《文选。曹植。七启》:「山鵽斥鴳,珠翠之珍。」
《國語辭典》:脂粉  拼音:zhī fěn
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粉。南朝梁。萧衍〈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吴大郎上下一看,只见不施脂粉,淡雅梳妆,自然内家气象。」也称为「胭粉」。
2.代指妇女。《红楼梦》第一二回:「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國語辭典》:懿德  拼音:yì dé
美德。《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现多指妇女温柔美善的德行。
分類:美德妇女
《漢語大詞典》:云月(雲月)
(1).云和月。有时也指云中的月。 唐 张九龄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云月爱秋景,林堂开夜扉。” 唐 杜甫 《宿青草湖》诗:“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仇兆鳌 注:“微明曰递,见云月迭掩而迭开。” 金 元好问 《追录乙未八月十七日莘县梦中所得》诗:“梦迴真到哦诗处,满马西风云月清。”
(2).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國語辭典》:老身  拼音:lǎo shēn
老年人的自称。《北史。卷二○。列传。穆崇》:「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宋史。卷四七一。奸臣列传一。章惇》:「皇太后曰:『老身无子。』」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拣拾翠鸟羽毛以为妆饰。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2.妇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未亡
(1).指亡国的孑遗。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讨 蔡 ,实取 沔 蘄 安 黄 ,寄惠未亡。”
(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唐 白居易 《判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况居丧未卒,改适无文。苟失节於未亡,虽復仇而何有?”
(3).见“ 未亡人 ”。
《國語辭典》:未亡人  拼音:wèi wáng rén
寡妇自称之词。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为丈夫死了,觉得自己是个未亡人,没得什么意兴,拿定了个修行念头。」
分類:寡妇自称
《國語辭典》:小妇(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轻的少妇。唐。李颀〈古意〉诗:「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2.小老婆。《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唐。颜师古。注:「小妇,妾也。」《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也称为「小妻」。
《國語辭典》:小妇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时妇女自称之辞。戏曲小说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2.书名。美国女作家阿尔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描写马区家四姊妹的个性及生活。
《國語辭典》:守节(守節)  拼音:shǒu jié
1.不改变原来的节操。《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文选。羊祐。让开府表》:「是以誓心守节,无苟进之志。」
2.妇人守寡,不再婚嫁。《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馀年。」《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弟媳妇要守节,不肯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