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诞将(誕將)
(1).大力奉行。书·君奭:“后暨 武王 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孔颖达 疏:“后四人与 武王 大行天之威罚。”
(2).进献。诞,语助词。 清 朱之瑜 《与源光国启》之七:“但恐礼仪率度,如椽之笔,莫既形容;诚恳诞将,载道之碑,难传万一。”
《漢語大詞典》:奉斋(奉齋)
因奉行宗教戒律而持斋吃素。《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公 举目看时,只见他把小菜下酒,那盘牛肉,全然不动。问道:‘长官父子想都是奉斋么?’”
《漢語大詞典》:禁杀(禁殺)
由于奉行宗教戒律或其他原因,于特定的日期,禁止宰杀动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禁杀怪事:“乃禁杀更有可笑者,如 正德 己卯, 武宗 南巡,禁宰猪,则民间将所畜无大小俱杀以醃藏。”
《漢語大詞典》:脩奉
(1).遵循奉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 庚子 百寮请听政曰:‘自 汉 以来,丧期以日易月而皆三日而听政,我国家列圣,亦克脩奉。’”
(2).修缮供奉。 宋 叶适 《外论三》:“虽尽取 河南 ,鼓行入 京师 ,荐告宗庙,脩奉陵寝;若东无 齐 ,西无 秦 ,北无 赵 魏 ,三面犹为虏守,臣尚不知所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 史嵩之 ﹞攻 蔡城 ,获亡 金 完颜守绪 残骸以归,乃作露布以夸耀一时,且绘八陵图以献,朝廷遂议遣使脩奉八陵。”
《漢語大詞典》:请朔(請朔)
谓附庸请求奉行宗主国的正朔,愿为藩属。朔,指正朔,开国帝王新颁行的历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于陀利所献槟榔启》:“入侍请朔,航海梯山。” 隋 薛道衡 《老氏碑》:“自我开运,耀德戢兵;感义怀仁,称藩请朔。”
《國語辭典》:允承  拼音:yǔn chéng
承诺、答应。如:「对于我的要求,他慨然允承。」
《漢語大詞典》:兼士
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墨子·兼爱下:“﹝兼士﹞曰:吾闻为高士於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於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飢则食之,寒则衣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
《国语辞典》:把斋(把斋)  拼音:bǎ zhāi
回教奉行的斋戒。在回教历九月里,每日从黎明至黄昏不进饮食。也称为「封斋」。
《漢語大詞典》:奉率
(1).率领。墨子·非攻下:“ 汤 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 夏 之境。”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引之 云:“言 汤 既受天命,乃敢伐 夏 也。”
(2).奉行,遵循。《晋书·武帝纪》:“宗室戚属,国之枝叶,欲令奉率德义,为天下式。”
《國語辭典》:秉承  拼音:bǐng chéng
承受、接受。如:「秉承师长的教诲。」也作「禀承」。
《漢語大詞典》:顺奉(順奉)
遵循奉行。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昔者先生甚乐兹土,筑室讲诲,精灵所寧, 纪 顺奉雅意,遂定兆域。”《易·大有》“顺天休命” 唐 孔颖达 疏:“遏匿其恶,褒扬其善,顺奉天德。”
分類:遵循奉行
《国语辞典》:奉公不阿  拼音:fèng gōng bù ē
奉行公事,不迎合别人。《东观汉记。卷一九。李恂传》:「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国语辞典》:奉公正己  拼音:fèng gōng zhèng jǐ
奉行公事,严格约束自己。《魏书。卷七七。杨机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国语辞典》:立身行道  拼音:lì shēn xíng dào
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明。无名氏《宝光殿。楔子》:「教子立身行道。」
《国语辞典》:基本国策(基本国策)  拼音:jī běn guó cè
政府施政的主要方针与精神,并为全体国民所应共同奉行与遵守的规定。我国基本国策定于宪法第十三章,包括国防、外交、国民经济、社会安全、教育文化及边疆地区等六项重要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