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异端裁判所(异端裁判所)  拼音:yì duān cái pàn suǒ
中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教廷的司法机关。用祷告禁食、抄家、坐牢、死刑等方式镇压异端邪说、炼丹术或巫术等。直至西元一九○八年才由教皇庇护十世废除。
《国语辞典》:最后的审判(最后的审判)  拼音:zuì hòu de shěn pàn
据天主教教义:世界末日时,由基督唤醒死者之灵魂,以在世时的行为来判定何者可升天堂或下地狱。米开兰基罗在席斯丁大教堂所绘的天花板壁画,是此种题材的代表作。
《国语辞典》: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拼音:shèng bǐ dé dà jiào táng
位于梵谛冈境内,为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其建筑集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精华;教堂正面的阳台,为教皇加冕的地方。
《国语辞典》:格拉哥里字母  拼音:gé lā gē lǐ zì mǔ
操斯拉夫语言、信奉天主教的民族在古代使用的字母。其渊源不明。现存最早的文献可上溯至西元一三○九年,使用最鼎盛的时期在十六、十七世纪。之后,被基立尔字母和拉丁字母所取代。也作「格拉戈尔字母」。
《国语辞典》:西发里亚条约(西发里亚条约)  拼音:xī fā lǐ yà tiáo yuē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亚和奥地利为反对皇帝专制统治和强制推行天主教而起,开启三十年战争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签订西发里亚条约而结束。内容是法国得到亚尔萨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亚等国也扩大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确认德意志诸侯的主权,加强帝国议会的权力,削弱皇帝和选侯的权力,规定天主教、路德宗、喀尔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权利。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雄霸欧洲。
《国语辞典》:辞典派(辞典派)  拼音:cí diǎn pài
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个哲学派别。反对天主教会及其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对当时的启蒙运动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狄德罗(Denis Dierot)、孟德斯鸠(Montesquieu)和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因曾参与百科全书的编纂,故也称为「百科全书派」。
《国语辞典》:艾儒略  拼音:ài rú lüè
Giuleo Aleni
人名。(西元1582~1649)义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会士。明时(西元1610)至澳门,三年后进入中国内地。留居中国三十多年,著中国服装,循中国礼度,于福建省兴建教堂多处。著有《职方外纪》、《西学发凡》等书。
《漢語大詞典》:罪恶的黑手
诗歌。臧克家作。1934年发表。通过建筑工人为帝国主义分子建造一座天主教堂这一题材,反映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笔力雄健,音调铿锵,语言精练。
《国语辞典》:蒙席  拼音:méng xí
天主教中神父对教会有特殊贡献者,教宗颁封蒙席衔。
《国语辞典》:保禄六世(保禄六世)  拼音:bǎo lù liù shì
人名。(西元1897~1978)天主教教宗,原名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Montini),义大利人。西元一九二○年开始任圣职,在教廷服务三十年,曾任义大利米兰教区总主教。一九六三年继若望二十二世出任教宗,致力于天主教会的革新与现代化,成为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国语辞典》:弥撒曲(弥撒曲)  拼音:mí sā qǔ
天主教堂所用以赞美基督献身十字架牺牲的精神的合唱歌曲。包括〈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Gredo)、〈圣赞经〉(Sanctus)、〈羔羊经〉五个乐章。作曲家均用同一拉丁文歌词谱曲。
《国语辞典》:女修士  拼音:nǚ xiū shì
依天主教义修行传道的女子。如:「那个女修士讲解教义非常清楚。」
《国语辞典》:将临期(将临期)  拼音:jiāng lín qí
基督教与天主教在耶稣圣诞前四星期,开始准备圣诞节的来临,此段时期称为「将临期」。
《国语辞典》:万圣节(万圣节)  拼音:wàn shèng jié
天主教会纪念殉道者、圣者的祭日。于西元六一○年由教皇波尼华其乌斯四世订定每年十一月一日为万圣节。现今社会将万圣夜(十月三十一日晚上)视为西洋鬼节的理解,基本是受到商业利益与其他因素所影响,与万圣节原先的神圣意义有所不同。
《国语辞典》:望弥撒(望弥撒)  拼音:wàng mí sā
参加天主教的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