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5
词典
7
分类词汇
34
其它
4
共34,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大氐
方都
大抵
两京
行书
乡兵
大城
笔记
穷生
管多
武生
正阳门
陶范
王实甫
云雷纹
《漢語大詞典》:
大氐
大抵;大都。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自 关 以东,大氐尽畔 秦 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
汉书·食货志下
》
:“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颜师古 注:“氐,读曰抵。抵,归也。大归犹言大凡也。” 宋
洪皓
《
松漠纪闻
》
卷上:“妇人皆悍妬,大氐与他姓相结为十姊妹。”
《
明史·杨镐传
》
:“ 镐 未至,先奏陈十事……大氐皆苟且之事。” 章炳麟
《五无论》
:“及设议院,而选充议士者,大氐出於豪家,名为人民代表,其实依附政党。”
分類:
大抵
大都
《漢語大詞典》:
方都
大都;大城。
《
管子·轻重乙
》
:“寡人欲毋杀一士,毋顿一戟,而辟方都二,为之有道乎?” 马非百 新诠:“
《博雅》
云:‘方,大也。’方都,即大都。”
分類:
方都
大都
大城
《國語辭典》:
大抵
拼音:
dà dǐ
大概、大多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红楼梦》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燄山一般。」也作「大氐」。
分類:
大抵
大都
大要
要旨
总括
《國語辭典》:
两京(兩京)
拼音:
liǎng jīng
1.两个京师:(1)汉代指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2)唐代指长安和洛阳。(3)宋代指开封府和河南府。
2.西汉和东汉。《陈书。卷三三。儒林传。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
分類:
两京
两个京城
京城
首都
北京
南京
大都
镐京
长安
和上
上都
《國語辭典》:
行书(行書)
拼音:
xíng shū
书体名。笔势和字形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比草书端庄,近于楷书,但笔势较流畅活泼。书体自由,讲究点画、结构和墨色的变化。也称为「连真」。
分類:
行书
介于
写作
八股文章
作文
文书
草书
楷书
选集
大都
汉字
举人
字体
作品
《國語辭典》:
行卷
拼音:
xíng juàn
古代应试者于考前将自己的诗文写于卷轴内,呈给达官贵人冀求延誉介绍。唐。
李商隐
〈
与陶进士书
〉:「文尚不复作,况复能学人行卷耶?」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李播》:「有李生携诗谒之,播曰:『此吾未及第时行卷也。』」
分類:
习尚
应举
举人
人中
中式
考试
诗文
作诗
卷轴
《漢語大詞典》:
乡兵(鄉兵)
古代地方武装。始于 西魏 、 北周 ,由大都督或仪同统领,居于本乡。其后历代有之。
《
隋书·张奫传
》
:“ 高祖 作相,授大都督,领乡兵。”
《
宋史·兵志四
》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
《
清史稿·兵志四
》
:“乡兵始自 雍 乾 ,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各省举办团练,有驻守地方者,有随营征勦者。”
分類:
乡兵
地方武装
西魏
北周
大都
统领
《漢語大詞典》:
大城
(1).大都,大的城池。
《
左传·文公十五年
》
:“凡胜国曰灭之,获大城焉曰入之。” 杜预 注:“得大都而不有。”
(2).外城。
《
周书·文帝纪下
》
:“ 青雀 据 长安 子城……以拒还师。 长安 大城民皆相率拒 青雀 ,每日接战。”
《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
“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 元 胡三省 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
分類:
大城
外城
大都
城池
《國語辭典》:
笔记(筆記)
拼音:
bǐ jì
1.随手记录或指所记录的文字。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这回到南京来,将所有阅历的事,都把他笔记起来,将来还可以成一部书呢!」
2.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讹,或综述古义。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分類:
用笔
笔记
记录
散文
随笔
为笔
韵文
著作
报告
体裁
对时
读书
书时
大都
见闻
《國語辭典》:
穷生(窮生)
拼音:
qióng shēng
戏剧中饰演寒微人士的小生角色。
分類:
平生
贫民
戏曲
生年
穷人
脚色
行当
终生
小生
大都
扮演
不第
寒酸
文人
《漢語大詞典》:
管多
多半,大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
套曲:“纵不为五更风,管多因半夜雨。”
分類:
多半
大都
《國語辭典》:
武生
拼音:
wǔ shēng
1.武生员。
2.在戏剧中扮演擅长武打的男性角色。
分類:
戏曲
脚色
行当
大都
扮演
擅长
长武
青壮
壮年
男子
《國語辭典》:
正阳门(正陽門)
拼音:
zhèng yáng mén
1.宋代汴京宫城门名,即宣德门,明道元年改称为「正阳门」。
2.今北平内城的正南门,俗称前门,即元代的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称为「正阳门」。
分類:
北京
汴京
前门
宫城
城门
门名
大都
明道
元年
年改
正统
改名
《國語辭典》:
陶范(陶笵)
拼音:
táo fàn
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一般由外范、内范所组成。外范按照器物的外形制造,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纹饰、铭文。
分類:
铸造
陶瓷器
青铜器
模型
中国
大都
《国语辞典》:
王实甫(王实甫)
拼音:
wáng shí fǔ
人名。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乐府,所著《西厢记》,世推为北曲第一,又有《丽春堂诸杂剧十四种》。
分类:
王实甫
人名
名德
大都
北平
平市
《漢語大詞典》:
云雷纹(雲雷紋)
殷 周 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大都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以衬托主题纹饰。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 商 代青铜器﹞花纹多富丽繁缛,有饕餮纹,夔纹,蝉纹,云雷纹,蟠龙纹等形式。”
分類:
青铜器
纹饰
大都
连续
回旋
线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