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礼(大禮)  拼音:dà lǐ
1.隆重的典礼或礼节。《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圣祠内,共观大礼之光;国子监中,同仰斯文之主。」《红楼梦》第六九回:「说著,忙拉二姐说:『这是太婆婆,快磕头。』二姐忙行了大礼,展拜起来。」
2.指婚礼。《红楼梦》第九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礼。世上这些女孩儿,可臊的是甚么。」
《漢語大詞典》:三大礼(三大禮)
唐 制,天子亲享 太清宫 、太庙,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杜甫 有《进三大礼赋表》,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 明 邱濬 大学衍义补·郊祀天地礼:“ 唐玄宗 天宝 元年二月敕:凡所祠享,必在躬亲。其皇地祇,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亲享 玄元皇帝 于 太清宫 ,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国语辞典》:大礼帽(大礼帽)  拼音:dà lǐ mào
穿著大礼服时所戴的礼帽。
分类:穿著礼帽
《国语辞典》:八般大礼(八般大礼)  拼音:bā bān dà lǐ
古时帝王登基时所接受的各种大礼。《三国演义》第八○回:「读册已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國語辭典》:红白大礼(紅白大禮)  拼音:hóng bái dà lǐ
婚丧喜庆等礼仪。《红楼梦》第七二回:「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
分類:嫁娶礼仪
《漢語大詞典》:红白(紅白)
(1).红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鲜明美丽。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邇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唐 杜牧 《念昔游》诗:“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没首饰铅华,自然没包弹。淡浄的衣服儿,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儿红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画?”
(2).红事和白事。指嫁娶丧葬之事。红楼梦第五五回:“或有婚丧红白等事, 王夫人 贺弔迎送,应酬不暇。” 赵树理 《邪不压正》:“这地方的风俗,遇了红白大事,客人都吃两顿饭--第一顿是汤饭,第二顿是酒席。”
(3).象征革命的和反动的。 曹靖华 《飞花集·风雨六十年》:“那时,负责同志恳切叮嘱道:‘环境复杂,斗争严酷,红白难辨,凡事务必细心、沉着,机智而果决。’”
《國語辭典》:大礼拜(大禮拜)  拼音:dà lǐ bài
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國語辭典》:大礼服(大禮服)  拼音:dà lǐ fú
1.举行大典礼时所穿的服装。
2.民国初年的礼服。有大礼服、常礼服之分。
《國語辭典》:大礼堂(大禮堂)  拼音:dà lǐ táng
提供众人集会、举办活动的公共场所。如:「所有的学生都聚集在大礼堂参加开学典礼。」
《國語辭典》:南郊  拼音:nán jiāo
1.都邑南面的地区。唐。李庾西都赋〉:「隋苑广袤,置笼南山,占地万顷,不为人间,齐门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缭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
2.京师南面的郊外,古代天子用来祭天的地点。《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明史。卷十二。英宗后纪本纪》:「五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
3.帝王祭天的大礼。《南史。卷二。宋少帝本纪》:「秋九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配南郊,武敬皇后配北郊。」
《漢語大詞典》:将礼(將禮)
大礼。谓祭祀之礼。《书·洛诰》:“惇宗将礼。” 孔 传:“厚尊大礼。” 孔颖达 疏:“将,大也。厚尊大礼,谓祭祀之礼。”
(1).将帅带兵的法度。黄石公三略卷上:“军讖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
(2).将帅的礼仪。 唐 苏颋 《同饯阳将军兼原州都督御史中丞》诗:“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漢語大詞典》:列炬
(1).排列火炬。 唐 皮日休 《叉鱼》诗:“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2).古代朝觐会同、郊庙祭飨等大礼时列于门内的火炬。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年谱》谓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
《國語辭典》:郊禋  拼音:jiāo yīn
古代祭天的仪式。《文选。扬雄。甘泉赋》:「徕祇郊禋,神所依合。」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
《漢語大詞典》:郊礼(郊禮)
天子祭天地的大礼。史记·封禅书:“天子从 昆仑 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晋书·礼志下:“ 汉 仪,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东门,以荐陵庙。”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 陆贄 上言:‘郊礼赦下已近半年,而窜謫者尚未霑恩。’”
《國語辭典》:法酒  拼音:fǎ jiǔ
1.朝廷正式的宴会。《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至礼毕,尽伏,置法酒。」
2.合于成法所酿的酒。也称为「官酝」。
《國語辭典》:饔饩(饔餼)  拼音:yōng xì
饔,已杀好的牲畜。饩,活的牲畜。饔饩指古代的祭品。《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句下汉。郑玄。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汉。郑玄。注:「牲,杀曰饔,生曰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