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大旱
书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子礼记仲春行夏令则国乃大旱煖气早来 孟 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大管子见 潦下
分类:大旱
《国语辞典》:大旱望云霓(大旱望云霓)  拼音:dà hàn wàng yún ní
大旱之时,人们渴望见到下雨的徵兆。形容盼望的殷切。《孟子。梁惠王下》:「汤一征,自葛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国语辞典》:大旱云霓(大旱云霓)  拼音:dà hàn yún ní
大旱之时人们渴望见到下雨的徵兆。形容盼望的殷切。《好逑传》第一五回:「卑人之慕夫人,虽大旱云霓不足喻也。」
《漢語大詞典》:大旱望云(大旱望雲)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赵岐 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企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
《國語辭典》:亢旱  拼音:kàng hàn
大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分類:大旱
《漢語大詞典》:焦旱
大旱。 宋 曾巩 《诸寺院谢雨文》:“果获滂沱之泽,大苏焦旱之田。”
分類:大旱
《漢語大詞典》:旱亢
大旱。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夫女謁行则谗夫昌,谗夫昌则苞苴通, 殷汤 以此自诫,即济於旱亢之灾。”
分類:大旱
《漢語大詞典》:六事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书·甘誓:“大战于 甘 ,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 孔 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 唐 白居易 《忆晦叔》诗:“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 洛阳 来。” 宋 曾巩 《兵部侍郎制》:“夫兵,天下之备,谁能去之?自士不出於井地,而将非六事之人,歷世以来,皆古之宜法,而患夫势之难行。”
(2).相传 商 初天下大旱, 汤 曾祷于 桑林 ,以六事自责。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素车祷旱,以六事责躬,则雩禜之文也。”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明 李东阳 《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 桑林 纔六事,也能昭格应 商 祈。”
(3).谓貌、言、视、听、思心、王极。古人以为此六者有失,必致六气相伤,发生灾害。尚书大传卷三:“若民不敬事,则会批之于六沴、六事之机以县示我。” 郑玄 注:“事,六事也……言天下有过,神灵亦合推於六沴。六事,貌、言、视、听、思心、王极。机,天文也。天文运转以县(悬)见六事之变异示我。”按,后汉书·五行志一“气之相伤谓之沴” 刘昭 注引《续汉书》谓六事为貌、言、视、听、思、心。 宋 苏舜钦 《大风》诗:“六事不合暴风作,尝闻《洪范》有此言。”
(4).考察地方官吏政绩的六项内容。金史·百官志一:“ 宣宗 兴定 元年,行辟举县令法,以六事考之,一曰田野闢,二曰户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水浒传》第一二○回:“﹝ 宋江 ﹞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
(5).指六书。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指事象形会意为形体之事,形声假借为声音之事,转注者,训詁之事也。 虞 夏 书契,今不可见,岣嶁禹书,伪造不足论, 商 周 以来,则刻於骨甲金石者多有,下及 秦 汉 ,文字弥繁,而摄以六事,大抵弭合。”参见“ 六书 ”。
《國語辭典》:六书(六書)  拼音:liù shū
1.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
2.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
《漢語大詞典》:金流
(1).水流的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炎洲,逕玉涧,越金流。”
(2).《庄子·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谓大旱使金石溶化,后以“金流”形容酷热。 五代 齐己 《苦热》诗:“云势嶮於峯,金流断竹风。万方应望雨,片景欲焚空。” 宋 王安石 《酬王微之》诗:“一雨回飇助 蓐收 ,炎曦不復畏金流。”
《漢語大詞典》:惔焚
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 明 李东阳 《久旱》诗:“忧心剧惔焚,中热不可制。”
《漢語大詞典》:暴尪
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瘠病者,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尪”。礼记·檀弓下:“岁旱, 穆公 召 县子 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 陈澔 集说:“左传注云:尪者,瘠病之人,其面上向,暴之者,冀天哀之而雨也。” 唐 杜甫 《雷》诗:“大旱山岳焦,密云復无雨……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尪,一本作“ 尩 ”。
《漢語大詞典》:暴巫
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女巫,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巫”。礼记·檀弓下:“岁旱, 穆公 召 县子 而问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 郑玄 注:“巫主接神,亦覬天哀而雨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尪八日。”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
《漢語大詞典》:汤祷桑林(湯禱桑林)
谓 汤 逢大旱,自以身为牺牲,祷于 桑山 之林以祈雨。表示 商汤 仁德爱民。语本吕氏春秋·顺民:“昔者, 汤 克 夏 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 汤 乃以身祷於 桑 林……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説,雨乃大至。”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 汤 祷 桑林 , 邾 迁于 绎 , 景 祠于旱,可谓爱民矣。”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汤 祷 桑 林,復为君父耶?”
分類:大旱牺牲
《漢語大詞典》:阳熯(陽熯)
亦作“ 阳焊 ”。 大旱。
分類: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