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雪山大士
见“ 雪山童子 ”。
《漢語大詞典》:雪山童子
亦称“ 雪山大士 ”。 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 的别称。相传 释氏 在过去世曾在 雪山 修行,故称。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五之一:“故 雪山大士 被 帝释 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不。”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 雪山童子 ,不顾芭蕉之身; 云地比丘 ,欲成甘蔗之种。” 赵殿成 笺注:“佛入 雪山 修行,故谓佛为 雪山童子 。”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 雪山童子 应前世, 金粟如来 是本师。”
《國語辭典》:观音大士(觀音大士) 拼音:guān yīn dà shì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参见「观世音菩萨」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夫妻两个发心要往南海普陀洛伽山观音大士处烧香求子,尚在商量未决。」
分類:观世音
《國語辭典》:白衣大士 拼音:bái yī dà shì
密教胎藏界观音院的一尊本尊。穿著白衣,在白莲花中。但一般显教的观音图,也常画穿著白衣的观音菩萨,而泛称为「白衣大士」。也作「白衣观音」。
《漢語大詞典》:白衣仙人
指 观世音菩萨 。因常著白衣、坐白莲中,故称。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輟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 在高堂。”亦作“ 白衣大士 ”、“ 白衣观音 ”。《剪灯馀话·芙蓉屏记》:“每日於 白衣大士 前礼百餘拜,密诉心曲,虽隆寒盛暑弗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小生见 白衣大士 出现,特来瞻礼!’”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咸淳临安志》云:‘ 晋 天福 四年,得奇木,刻 观音大士 象。 钱忠懿王 ( 钱俶 )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 天竺看经院 。’白衣本 毗陀天女 ,而俗人名为 白衣观音 。”
《漢語大詞典》:面然大士
佛经中谓救苦救难的 观音菩萨 化身。《禅门日诵·普供赞语》:“ 面然大士 , 观音 化身。” 明 李贽 《祭无祀文》:“又闻 面然大士 统领三千大千神鬼,与尔等相依日久,非不欲尽数超拔尔等,第亦无奈尔等自家不肯何耳。”参见“ 面然 ”。
《漢語大詞典》:面然
即焰口。佛经中的饿鬼名。其形枯廋,咽细如针,口吐火焰,面上火然,故称。佛典相传为 观音 的化身。《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阿难 ﹞即於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 面然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阿难尊者 因习定,救苦 观音 示 面然 。”原注:“ 面然 ,焦头烂额之饿鬼像,乃 观音大士 之变化身,示现於 阿难 禪定之中,啟发 阿难 生起悲心,救度饿鬼之苦。”参见“ 面然大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