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鹤鸣之士(鶴鳴之士)  拼音:hè míng zhī shì
品德为世人所敬重而隐居不仕的人。《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斥远佞巧之臣,速徵鹤鸣之士。」
《漢語大詞典》:贬望(貶望)
降低声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二公俱一代名臣,初不以此贬望,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见通今之难胜於博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章枫山封事:“ 宋 时 欧 苏 诸公为学士时,岁时撰进,亦不以此贬望也。”
《漢語大詞典》:德高望尊
道德高,声望高。例如: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漢語大詞典》:慈明无双(慈明無雙)
后汉书·荀爽传:“ 爽 字 慈明 ,一名 諝 。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 杜乔 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 爽 遂耽思经书,庆弔不行,徵命不应。 潁川 为之语曰:‘ 荀 氏八龙, 慈明 无双。’”后因以“慈明无双”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清 孙枝蔚 《赠汪舟次诗》序:“余与 汪子 交盖有年,信白岳之畸人,青云之快士也,幼而好学, 慈明 无双。”
《國語辭典》:攀龙附凤(攀龍附鳳)  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
1.依附英主以建立功业。《汉书。卷一○○。叙传下》:「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也作「攀鳞附翼」、「攀龙附骥」、「攀龙托凤」、「攀龙趋凤」、「附凤攀龙」。
2.趋附权贵,以求进升。如:「当时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大都是攀龙附凤之徒。」也作「攀鳞附翼」、「攀龙附骥」、「攀龙托凤」、「攀龙趋凤」、「附凤攀龙」。
《国语辞典》:时望所归(时望所归)  拼音:shí wàng suǒ guī
为世人所敬仰,声望颇高。《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言嗹托。」
《國語辭典》:社会贤达(社會賢達)  拼音:shè huì xián dá
具有社会声望的人。如:「藉著社会贤达的穿梭协调,这事终于有了圆满结局。」
《國語辭典》:身价百倍(身價百倍)  拼音:shēn jià bǎi bèi
声名地位一下子大幅提高。如:「他获奖之后,身价百倍,不可同日而语。」
《国语辞典》:声名大噪(声名大噪)  拼音:shēng míng dà zào
声望名气大为提高。如:「他因为这项重要发明而声名大噪。」
《國語辭典》:声价十倍(聲價十倍)  拼音:shēng jià shí bèi
名誉身价大幅提升。《歧路灯》第九五回:「这大人们伯乐一顾,便声价十倍,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
《漢語大詞典》:声誉大振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例如:一曲使他声誉大振,举国公认。
《国语辞典》:声誉鹊起(声誉鹊起)  拼音:shēng yù què qǐ
声望突然崛起,如鹊惊飞。如:「他年纪轻轻,但治学有方,而今声誉鹊起,可谓少年得志。」
《漢語大詞典》:三素望
三个久著声望的人。宋书·隐逸传·阮万龄:“ 万龄 少知名,自通直郎为 孟昶 建威长史。时 袁豹 、 江夷 相係为 昶 司马,时人谓 昶 府有三素望。”
分類:声望
《漢語大詞典》:留芳千古
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例如:留芳千古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