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二十一·毛颖传〉~5738~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阙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简释

管城子:指毛笔。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典故

《搜神记》卷十三~98~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一鳞介部三·龟〉~4272~
《华阳国志》曰:「秦惠王十二年,张仪司马错破蜀,克之。仪因筑城,城终颓坏。后有一大龟从硎而出,周行旋走。乃依龟行所,筑之乃成。」

例句

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 戎昱 成都暮雨秋

典故
佳人绝世
 
倾人城
 
倾人情
 
倾北方
   
倾国风流
   
倾城国
 
倾城目
 
倾城色
 
名花倾国
 
国自倾
 
延年妹
 
思倾国
 
绝世歌
  
绝代北方人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李延年

参考典故
李延年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上·孝武李夫人〉~395~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唐·颜师古注曰:「非不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

例句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于濆 马嵬驿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刘希夷 公子行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刘方平 乌栖曲二首之一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吴少微 过汉故城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唐彦谦 牡丹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孟浩然 美人分香

窈窕凤皇姝,倾城复倾国。 张柬之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之一

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 徐凝 宫中曲二首之一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 李白 感兴六首之五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三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李白 阳春歌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 佳人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杜甫 听杨氏歌

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林宽 曲江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权德舆 广陵诗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权德舆 杂兴五首

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 武元衡 赠佳人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武平一 妾薄命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王维 扶南曲歌词五首之二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 王翰 飞燕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长恨歌

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为问倾城年几许,更胜琼树是琼枝。 薛能 舞者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好雨当春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春及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典故
栽花潘令
 
栽花潘岳
 
桃李一城春色
 
桃李河阳
   
河阳令
 
河阳满县花
 
满城花
 
满县花
 
潘令在河阳
 
潘令河阳
 
潘令县中花
 
潘令花
  
潘岳县
 
潘县花
  
种桃李
 
种花满县
 
花封贤令尹
 
花情似河阳
 
花成县
 
花明潘子县
 
花映河阳
 
花满县
  
要花满县

相关人物
潘岳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春赋〉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九〈枯树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悽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简释

河阳一县花: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例句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三复 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到县馀花在,过门五柳闲。 刘长卿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 刘长卿 陪王明府泛舟

潘郎爱说是诗家,枉占河阳一县花。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 孙逖 丹阳行

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 崔国辅 白纻词二首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李贺 春昼

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 李贺 贾公闾贵婿曲

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李颀 寄綦毋三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杜甫 萧八明府堤外觅桃栽

令尹关中仙史会,河阳县里玉人闲。 武元衡 酬陆三与邹十八侍御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王维 送严秀才还蜀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

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卢纶 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罗隐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 罗隐 送丁明府赴紫溪任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郎士元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雍陶 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鲍溶 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

典故
回首高城
 
望高城不见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九〈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五原东北晋【万里东北晋】,千里西南秦。一屡不出门【一履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击匏,早晚期相亲。
典故

《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七〈职官·宰相〉~396~
凡拜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于子城东街,名曰沙堤。有服假,或问疾,百僚就第,有司设幕次、排班。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五六百炬,谓之火城。宰相火城将至,则皆扑灭以避。
《南部新书》卷丁
每岁正旦,晓漏已前,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皆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谓之火城。仍杂以衣绣鸣珂、焜耀街陌。如逢宰相,即诸司火城,悉皆扑灭。
《萍洲可谈》
典故 
白日铭
 
白日开
 
马立葬滕公

相关人物
夏侯婴

参考典故
滕公宅


《西京杂记》卷四 ~083~
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例句

白日铭安在,清风颂独留。 李乂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李端 张左丞挽歌二首

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 骆宾王 丹阳刺史挽词三首

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 骆宾王 丹阳刺史挽词三首

典故

《韩非子》卷八〈用人〉~500~
夫人主不塞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去眉睫之祸,而慕贲、育之死;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不用近贤之谋,而外结万乘之交于千里。飘风一旦起,则贲、育不及救,而外交不及至,祸莫大于此。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者,必无使燕王说鲁人,无使近世慕贤于古,无思越人以救中国溺者,如此,则上下亲,内功立,外名成。
《新书》卷一〈过秦上〉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典故
栗过拳
 

《西京杂记》卷一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梨十:紫梨、青梨、芳梨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瀚海梨、东王梨、紫条梨;枣七:弱枝枣、玉门枣、棠枣、青华枣、梬枣、赤心枣、西王枣;栗四:侯栗、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大如拳);桃十:秦桃、榹桃、湘核桃、金城桃、绮叶桃、紫文桃、霜桃、胡桃、樱桃、含桃。

例句

色好梨胜颊,穰多栗过拳。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典故
蜀道登天
 
锦城乐事何似还家早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二〈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征人西游何时还】【问君西游何当还】【征人西游何当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但见悲鸟号枯木】,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飞呼雌绕林间】【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入烟几千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人莫开】。所守或匪亲【所守或匪亲人】,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侧身西望令人嗟】。
典故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哀伤·拜陵庙作〉~097~
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束绅入西寝,伏轸出东坰。
典故 
君子门九重


《楚辞补注》卷八〈九辩〉~87~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汉·王逸注:「闺阑扃闭,道路塞也。一云闺闼。」五臣云:「虽思见君,而君门深邃,不可至也。」
《礼记注疏》卷十五〈月令〉~203~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是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罔、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汉·郑玄注:「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也,关门也。」
典故
一顾倾吴
 
一顾倾城
 
绝代人
 
绝代幽人独立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李延年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上·孝武李夫人〉~395~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唐·颜师古注曰:「非不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
典故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
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新校本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楚汉之际,豪桀相王,唯魏豹、韩信、田儋兄弟为旧国之后,然皆及身而绝。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虖!韩氏自弓高后贵显,盖周烈近与!

例句

霜结龙城吹,水照龟林月。 李义府 和边城秋气早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虞世南 从军行二首

《漢語大詞典》:管城君
即管城子。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 终 贾 辈,恐难匹。”参见“ 管城子 ”。
分類:管城子
《國語辭典》:管城子  拼音:guǎn chéng zǐ
1.毛笔的代称。唐。韩愈 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也称为「管城侯」。
2.泛指从事写作的人。《聊斋志异。卷一○。素秋》:「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
《國語辭典》:管城子  拼音:guǎn chéng zǐ
1.毛笔的代称。唐。韩愈 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也称为「管城侯」。
2.泛指从事写作的人。《聊斋志异。卷一○。素秋》:「管城子无食肉相,其来旧矣。」
《漢語大詞典》:龟城(龜城)
见“ 龟化城 ”。
《漢語大詞典》:龟化城(龜化城)
四川 成都 的别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秦惠王 二十七年,使 张仪 筑 成都城 ,屡頽。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 仪 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亦省称“ 龟城 ”。 唐 戎昱 《成都暮雨秋》:“九月 龟城 暮,愁人闭草堂。” 前蜀 杜光庭 《中和周天醮词》:“咸知帝力,主復王謡,然后畴赏 龟城 ,拜章凤闕。” 宋 薛季宣 《张村》诗:“ 青城 足躋攀,那染 龟城 尘。”
分類:四川成都
《國語辭典》:倾国(傾國)  拼音:qīng guó
1.倾覆邦国。指亡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2.形容非常美丽。参见「倾国倾城」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后亦代指极美丽的女子。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3.全国。比喻人数极为众多。唐。杜甫〈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城(傾城)  拼音:qīng chéng
1.倾覆邦国。《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北史。卷十四。后妃传。论曰》:「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國語辭典》:倾城倾国(傾城傾國)  拼音:qīng chéng qīng guó
形容非常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如:「她倾城倾国的美貌,迷倒众生。」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国语辞典》:绝代佳人(绝代佳人)  拼音:jué dài jiā rén
形容姿容出色的美女。唐。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宋。辛弃疾〈满江红。绝代佳人〉词:「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也作「绝世佳人」、「绝色佳人」。
《國語辭典》:锦官城(錦官城)  拼音:jǐn guān chéng
地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县南。因织锦在锦江内洗濯更加鲜明,故称为「锦官城」。后人常用为成都的别称。也称为「锦里」、「锦城」。
《國語辭典》:河阳(河陽)  拼音:hé yáng
1.阳,山之南、水之北。河阳泛指河水之北。《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二》:「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2.地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文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3.晋朝潘岳曾任河阳县令,故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潘安县(潘安縣)
古代 河阳县 的别称。 晋 潘岳 (字 安仁 )曾为 河阳 令,故称。 唐 杜甫 《花底》诗:“恐是 潘安县 ,堪留 卫玠 车。” 仇兆鳌 注:“ 晋 潘安仁 为 河阳 令,县皆树花。”参见“ 潘令 ”、“ 潘安 ”。
分類:潘岳安仁
《漢語大詞典》:潘花
据 晋 潘岳 《闲居赋》载, 潘岳 曾为 河阳令 ,于县中满种桃李,后因以“潘花”为典,形容花美,或称赞官吏勤于政事,善于治理。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 陶 柳应慙弱, 潘 花只竞红。”亦作“ 潘岳花 ”。 清 孙枝蔚 《赠钱塘县丞季孚公》诗:“颇胜 长江 簿,即看 潘岳 花。”
《漢語大詞典》:花县(花縣)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火城
(1).谓于城周举火,形成火的城墙,使敌不能进。梁书·羊侃传:“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 侃 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於里筑城,贼不能进。”
(2).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至五六佰炬者,谓之火城。宰相火城将至,则众少皆扑灭以避之。”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声。”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騶吏忽传丞相至,火城如昼晓寒销。” 清 钮琇 觚賸·燕京元夜词:“曾望蕊珠宫闕,星桥云烂,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國語辭典》:佳城  拼音:jiā chéng
墓地。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异闻》:「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文选。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诗》:「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分類:墓地
《國語辭典》:金城  拼音:jīn chéng
比喻城池坚固。《文选。班固。西都赋》:「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文选。左思。蜀都赋》:「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漢語大詞典》:金城柳
晋书·桓温传:“ 温 自 江陵 北伐,行经 金城 ,见少为 琅邪 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宋 李清照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寧无 半千 ,运已遇阳九。勿勒 燕然 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分類:世事兴废
《漢語大詞典》:金城桃
桃的一种。西京杂记卷一:“桃十:秦桃、榹桃、緗核桃、金城桃……樱桃、含桃。” 元 王祯 农书卷九:“金城桃、胡桃,出西域,甘美可食。”
分類:桃的一种
《國語辭典》:禁城  拼音:jìn chéng
宫城。《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唐。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分類:禁城宫城
《漢語大詞典》:九重城
宫禁。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唐 徐铉 《纳后夕侍宴又三绝》之一:“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 宋 晏殊 《临江仙》词:“待君归覲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國語辭典》:龙城(龍城)  拼音:lóng chéng
地名:(1)匈奴诸长大会祭祀的地方。见《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2)在今大陆地区朝阳县。前燕、后燕、北燕建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