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1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坐见
坐卧
起坐
静坐
坐视
趺坐
坐客
坐听
坐待
端坐
坐上
坐啸
坐忘
默坐
燕坐
《漢語大詞典》:坐见(坐見)
犹言眼看着,徒然看着。 隋 卢思道 《听鸣蝉篇》诗:“一夕復一朝,坐见凉秋月。”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復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 秦 兵垒,遥闻 赵 将雄。”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五:“坐见 幽州 骑,长驱 河 洛 昏。”
《漢語大詞典》:坐卧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 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國語辭典》:起坐  拼音:qǐ zuò
1.起立示敬。如:「当主席进入会场时,大家纷纷起坐鼓掌。」
2.私房钱。《董西厢》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
3.平起平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孙公子们来,他却不敢和他起坐,只许垂手相见。」
4.生活作息。《红楼梦》第七四回:「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
5.休息。《红楼梦》第五五回:「这三间厅原系预备省亲之时,众执事太监起坐之处。」
《國語辭典》:静坐(靜坐)  拼音:jìng zuò
1.静心安坐。如:「我每天习惯静坐一会儿,以涤清思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瘉,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诸人只得静坐等候,邹宜保竟朦胧睡去。」
2.为表示抗议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安静坐著。如:「民众以理性静坐的方式来表达对工厂污染环境的抗议。」
《國語辭典》:坐视(坐視)  拼音:zuò shì
1.旁观而不理。《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辱骂。程德谋既同掌兵权,何故坐视?」《精忠岳传》第一六回:「傥或有失,那奸臣必然上本,反说相公坐视不救。」
2.坐看。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诗:「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卧看毡取盗,坐视麦漂雨。」
《國語辭典》:趺坐  拼音:fū zuò
两脚盘腿打坐。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从趺坐,长松响梵声。」《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风微热,彩云如蒸。」
《漢語大詞典》:趺跏
双足交迭而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老人携 越 绕出屋后,入一土穴中,黝然如漆,正中设一蒲团,使 越 趺跏其上。”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假和尚》:“一日,晨兴,冠毘罗,服紫衣,据大殿之基,趺跏而坐。”参见“ 趺坐 ”。
分類:双足
《漢語大詞典》:趺座
亦作“ 趺坐 ”。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分類:碑刻底座
《國語辭典》:坐客  拼音:zuò kè
1.乘客。如:「这班车坐客不多,还有空位。」
2.称先居其地者。《孽海花》第一六回:「谁家坐客不请行客,倒叫行客先请的!」
3.席上的客人。如:「满室的坐客,皆骚人墨客。」唐。杜甫〈孟氏〉诗:「承颜胼手足,坐客强盘飧。」
《韵府拾遗 径韵》:坐听(坐听)
宋书何承天传广延赏募奉以厚秩发遽奔救天下骚然方伯刺史拱手坐听自无经略唯望朝廷遣军此皆忘战之害不教之失也
《漢語大詞典》:坐待
坐等。 宋 苏轼 《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宜整兵马,乘穀熟时,入边围 燕京 ,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 闻捷 《海燕》:“五月初,黄梅季节到了,海上整日斜风细雨,雾气弥漫;我们的侦察工作更难以进行了,只好坐待天知道的有利时机了。”
《國語辭典》:端坐  拼音:duān zuò
端正身体而坐。《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便端坐在宝玉身旁。王太医进来见许多的人,忙上去请了贾母的安,拿了宝玉的手诊了一回。」
《漢語大詞典》:坐上
座席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 灌夫 )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 夫 从坐上语侵之。” 宋 苏轼 《首夏官舍即事》诗:“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分類:座席席上
《國語辭典》:坐啸(坐嘯)  拼音:zuò xiào
閒坐啸歌,无所事事。《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文选。丘迟。旦发鱼浦潭诗》:「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國語辭典》:坐忘  拼音:zuò wàng
语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指静坐时,物我两忘,与道冥合。唐。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國語辭典》:默坐  拼音:mò zuò
无言静坐。唐。刘得仁 秋夜寄友人诗二首之二:「默坐看山久,閒行值寺过。」
《國語辭典》:燕坐  拼音:yàn zuò
閒坐、休憩。《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