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地理脚色(地理脚色)  拼音:dì lǐ jiǎo sè
住址、姓名、年龄、相貌等。《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
《国语辞典》:地理景观(地理景观)  拼音:dì lǐ jǐng guān
山川土地的环境外观。一方面反映环境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类长期活动的成就,故称为「地理景观」。
《漢語大詞典》: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科学。研究地表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及其组成圈层的起源和演变,包括海陆变迁、陆地地形、海盆演化、气候条件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
《漢語大詞典》:地理要素
形成不同地理类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变化往往引起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要素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以上。
《漢語大詞典》:地理信息系统
运用电子计算机科学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自动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系统设计、管理与使用人员组成。
《漢語大詞典》:地理信息
指反映地理系统及各地理因子的特征、变化及分布状况的各种信息。可分为图像地理信息、数字地理信息和文字地理信息。信息可来自历史文献、统计资料、文件检索,还可通过观察、测量(包括地面测量和遥感)来获取。
《國語辭典》:地理先生  拼音:dì lǐ xiān shēng
俗称看风水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请个地理先生、择地殡葬了王氏棺讫,那时便渐渐有人来议亲。」也称为「地理师」、「地理人」、「地师」、「葬师」。
《漢語大詞典》:地理系统
地球表层所有地理要素联结构成的统一体。可分为自然地理系统和人文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地球表层中的大气、岩石、地貌、地表水、地下水、动植物等有机构成的自然整体。人文地理系统又由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
《國語辭典》:地理环境(地理環境)  拼音:dì lǐ huán jìng
各种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地表景观。包括地形、气候、水力、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经济、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如:「这里因为地理环境优良,所以很快就发展成人口汇聚的大都市。」
《漢語大詞典》: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产生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受到批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美国的森普尔。
《漢語大詞典》:地理模型
表示地理系统或地理要素特性的模型。使用实物代表客观地理事物或其特性的称为物理模型或实物模型,采用数字符号和表达式的地理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分類:特性模型
《國語辭典》:地理师(地理師)  拼音:dì lǐ shī
看风水的人。也称为「地理先生」。
分類:风水先生
《漢語大詞典》:地理数据
有关地理系统及地理因素的状态、特征、分布演化,以及人们对地理系统利用、管理、规划等的数据。包括观察数据、分析测定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调查数据。按内容可分为自然条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两大类。
《漢語大詞典》:地理数据库
地理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系统的总称。地理数据通过数字处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存入计算机,形成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基础,应用于地理过程、地理环境分析评价和制图。
《國語辭典》:地理位置  拼音:dì lǐ wèi zhì
表示某地在地理上的位置。可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特定坐标系统(如经纬度)所定的位置称为「绝对位置」,如台北市位在北纬二十五度、东经一百二十一点六度;以某地标或距离、时间、方位等表示地表各地间相关位置的称为「相对位置」,如桃园市在新竹县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