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16,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汉区
汾海
雪窖冰天
红灯区
旱柳
先生
东南
中原
山林
东海
中国
五湖
西北
西南
潇湘
《漢語大詞典》:汉区(漢區)
(1).指广袤的霄汉。 南朝 梁 陶弘景 《云上之仙风赋》:“於是汉区动御,月轨惊文,浮虚入景,登空汎云。”
(2).指 汉 族聚居的地区。《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期:“ 云南 边疆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与 汉 区不同。”
《漢語大詞典》:汾海
指 南北朝 时期 南汾州 地区。今 山西省 吉县 一带。 北周 庾信 《尔绵永神道碑》:“吏不能欺,兵无敢背, 玉关 遗矩, 汾海 留爱。”
《國語辭典》:雪窖冰天  拼音:xuě jiào bīng tiān
形容天气酷寒或酷寒之地。如:「塞外雪窖冰天,冱寒难熬,难得他在此一住三十载,却丝毫不以为苦。」也作「冰天雪窖」。
分類:严寒地区
《漢語大詞典》:雪窖
(1).积雪覆盖下的地窖。 宋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嚙氊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穹。” 金 宇文虚中 《郑下赵光道与余有十五年家世之旧因各题数句》诗:“脱身枳棘下,顾我雪窖中。”
(2).借指酷寒和酷寒的地区。宋史·朱弁传:“其后, 伦 復归,又以 弁 奉送 徽宗 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清 黄遵宪 《归过日本志感》诗:“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
(3).比喻水珠飞溅的水潭。 金 元好问 《宝岩纪行》诗:“哀湍下絶壑,电击龙怒鬭。崩奔飜雪窖,莹滑泻琼甃。”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神絃仙管玻璃杯,火龙蜿蜒波崔嵬。云连金闕天门迥,星舞银城雪窖开。”
《漢語大詞典》:红灯区
指某些城市中妓院、舞厅、酒吧、夜总会等集中的地区。
《漢語大詞典》:旱柳
落叶乔木。叶子披针形,花单性,柔荑花序,种子有丝状毛。木材白色,木质轻软,供建筑和制器具、薪炭等用。河岸湿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长。 华北 地区通称柳树,也叫河柳。
《國語辭典》:先生  拼音:xiān shēng
1.对一般男子的尊称。如:「陈先生」、「李先生」。
2.称谓。妻子对他人称自己的丈夫。如:「他跟我先生是多年的好友。」
3.对老师的尊称。《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延一个老成名师,择日叫他拜了先生。」
4.对年长有道德、有学问、或有专业技能者的尊称。《战国策。宋卫策》:「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5.对士人的称呼。《仪礼。士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以见。」
6.对道士的称呼。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一个先生来化斋,求利市。」《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方出寺来,见一个先生,穿著道袍,头戴逍遥巾,腰系黄丝绦,脚著熟麻鞋,坐在寺前卖药,散施符水。」
7.妓女。《海上花列传》第四回:「王老爷!耐勿来仔末,倪先生气得来,害倪一埭一埭来请耐。」《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上海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國語辭典》:东南(東南)  拼音:dōng nán
1.方位名。介于东与南之间。
2.指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之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以及台湾。
《國語辭典》:中原  拼音:zhōng yuán
1.平原之中。《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
2.黄河下游一带,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东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陕西的东部。《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宋。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中国。《文选。张衡。东京赋》:「文德既昭,武节是宣,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唐。魏徵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國語辭典》:山林  拼音:shān lín
1.山与林。《礼记。月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2.山上的林木。《文选。左思。魏都赋》:「山林幽映,川泽回缭。」
3.隐士幽居之处。《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晋。张华 招隐诗二首之一:「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國語辭典》:东海(東海)  拼音:dōng hǎi
海洋名。指长江口以南、台湾海峡以北,琉球群岛以西的海域。
《國語辭典》:中国(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时代,汉族文化发源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其地为「中国」。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境,皆称为「中国」。《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2.朝廷。《礼记。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
3.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汉。毛亨。传:「中国,京师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唐。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國語辭典》:西北  拼音:xī běi
1.方位名。介于西方及北方之间。《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文选。范云。赠张徐州稷》:「寄书云间鹰,为我西北飞。」
2.泛指大陆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
《國語辭典》:西南  拼音:xī nán
方位名。介于西方与南方之间的方位。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解中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國語辭典》:潇湘(瀟湘)  拼音:xiāo xiāng
1.湖南省境潇水与湘水的合称。
2.乡镇名。位于湖南省零陵县北。因是潇湘二水会流之处,故称为「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