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雕篆(彫篆)
(1).雕琢文字;写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集雕篆之軼材,发綺縠之高喻。”
(2).指辞章。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敢庽言於雕篆,庶髣髴乎众妙。” 李周翰 注:“雕篆,谓文字也。”
(3).旧时风俗。指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刺花。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田太尉候神仙夜降:“有拣停军人 张花项 ,衣道士服。俗以其项多雕篆,故目之为花项。”
《國語辭典》:便嬖  拼音:pián bì
会说谄媚的话而受宠信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國語辭典》:夹带(夾帶)  拼音:jiá dài
1.藏带禁物,意图蒙混过去而不被发现。《宋史。卷一八二。食货志下四》:「许客用私船运致,仍严立辄踰疆至夹带私盐之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那里听得你这巧言令色,待我揭开盒儿,看个明白,果然没有夹带,我才放你出去。」
2.考生入场应试,暗藏资料作弊。《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夹带:以文章夹入衣物之中以图抄写,徼幸如此入场,谓之夹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一出:「则这陈秀才夹带一篇海贼文字,到中得快。」
3.夹杂。《红楼梦》第一回:「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
《國語辭典》:招子  拼音:zhāo zi
1.招牌、广告、海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如今将孩儿到河南府作场多日。今早挂了招子,不免叫出孩儿来,商量明日杂剧。」《老残游记》第二回:「那纸还未十分乾,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见过这样招子。」也称为「花招」、「招儿」。
2.门票。
3.死刑犯就刑时,插于背后的纸标,用来揭示犯人的罪状、姓名。
4.随风招展的长布帘子。
5.眼睛。多用于江湖人物间。
《國語辭典》:手头(手頭)  拼音:shǒu tóu
1.身边。《水浒传》第一回:「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
2.手中所有。指个人经济状况。《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不瞒你说,两日不曾做得生意,手头艰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手头用来用去的,只是那散碎银子。若是二两块头好银,便存著不动。」
3.日常所用。如:「手头字」。
4.亲身、切近。《朱子全书。卷一六。论语七。太宰问于子贡章》:「圣人事事从手头更历过来,所以都晓得。」
《國語辭典》:附身  拼音:fù shēn
附著在人身上。汉。王充《论衡。率性》:「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说到了怎样转世,说出前生附身,活现果报,恰像人原不曾死,只在面前一般。」
《漢語大詞典》:正当年(正當年)
正在身强力壮的年龄。如: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正当年。
《国语辞典》:陪坐  拼音:péi zuò
陪伴坐在身边。如:「假日我喜欢陪坐在父母身边聊家常。」《聊斋志异。卷一。狐嫁女》:「贵人光临,压除凶煞,幸矣!即烦陪坐,倍益光宠。」《红楼梦》第四五回:「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閒话半时。」
《國語辭典》:过身(過身)  拼音:guò shēn
过世、逝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自从你祖老太爷过身之后,你母亲就跟著你老人家运送灵柩回家乡去。」
《漢語大詞典》:着体(着體)
接触身体。指衣服穿在身上。 元 贡师泰 《送张介臣伴读归省济南》诗:“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叶圣陶 《穷愁》:“念今日新寒,非棉何暖,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谓侵袭身体。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二出:“阿娘怎知,懨懨害,自觉着体。”
《國語辭典》:披挂(披掛)  拼音:pī guà
1.古人出战时所穿戴的盔甲。《三国演义》第七回:「孙策也全副披挂,挺鎗立马于父侧。」《西游记》第三回:「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
2.穿戴上盔甲。《薛仁贵征辽事略》:「薛延陀披挂了,跃马横鎗搦众官百姓。」《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著双鞭,杀奔梁山泊来。」
《漢語大詞典》:夕冰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后以“夕冰”喻因重任在身而心焦如焚。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夕冰承命出,昼锦过乡来。” 宋 曾巩 《送赵资政》诗:“夕冰分外閫,昼锦过 江 东。”
分類:重任在身
《漢語大詞典》:衔佩(啣佩)
谓衔在口中,佩在身上。引申为牢记,铭感。 三国 魏 曹植 《谢妻改封表》:“况臣含气,衔佩弘惠,没而后已。”佩,一本作“ 珮 ”。 南朝 宋 鲍照 《通世子自解启》:“感今惟昔,衔佩无已。”
谓永志不忘。极言感念。 林纾 《赠光禄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寿富公行状》:“伏乞编入忠义之传,以光泉壤,以慰忠魂,无任啣佩之至。”
《漢語大詞典》:银龟(銀龜)
古代官员用的龟钮银印,常用青色丝质带子把银龟穿起来佩在身上。 汉 桓宽 盐铁论·除狭:“垂青绳,擐银龟,擅杀生之柄,专万民之命。” 三国 魏 应璩 《报燕中尉樊彦皇书》:“方当化银龟以为黄,变青组以为紫。” 唐 李贺 《吕将军歌》:“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王琦 汇解:“银龟,银印也。《汉官仪》曰:‘王公侯金印,二千石银印,皆龟钮。’”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吴夫子 ,佩银龟,乘天马,索怪奇。”
《國語辭典》:贴身(貼身)  拼音:tiē shēn
1.紧挨著身体。如:「出国旅游,别忘了多带几件贴身衣物。」《孽海花》第四回:「衾里面,紧贴身朝外睡著个娇小玲珑的妙人儿。」
2.跟随在身边。如:「贴身侍卫」。《东周列国志》第五二回:「我去做个贴身帮閒,落得捉空调情,讨些便宜。」《红楼梦》第三回:「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唤的小丫头。」
3.亲近的婢妾。宋。庄绰《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祗候人,或云左右人,以其亲近为言,已极鄙陋,而浙人呼为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