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在家  拼音:zài jiā
1.居于家中。《红楼梦》第一六回:「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
2.佛教谓过世俗生活。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菩萨在家,当愿众生,舍离家难,入空法中。」
《國語辭典》:在家出家  拼音:zài jiā chū jiā
在家的修行者。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也称为「在家修」。
《漢語大詞典》:在家僧
特指 宋 黄庭坚 。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宋 苏轼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宋 黄庭坚 《谢杨履道送银茄》诗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许尹 注:“《集福德三昧经》曰:‘若有菩萨作是三昧,虽在家,当説是人名为出家。’ 山谷 持律颇严,故自谓在家僧。”
《國語辭典》:在家人  拼音:zài jiā rén
佛教称过世俗生活的人。《西游记》第二三回:「那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
《國語辭典》:在家出家  拼音:zài jiā chū jiā
在家的修行者。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也称为「在家修」。
《国语辞典》:哥哥不在家  拼音:gē ge bù zài jiā
(歇后语)少来。「少」为「嫂」的谐音。如:「你要我答应这种事?哥哥不在家──少来!」
《国语辞典》: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拼音:zài jiā qiān rì hǎo,chū mén yī shí nán
(谚语)比喻出门在外不像在家里时方便舒适,而是很多地方时时会遇到困难。《隋唐演义》第一○回:「诸兄是做豪杰的人,岂不知『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六月里山东赶到长安,兵部衙门挂号守批回,就耽误了两个月。」
《国语辞典》: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拼音:zài jiā kào fù mǔ,chū wài kào péng yǒu
(谚语)在家时可依靠父母的照顾料理,出门在外则需靠朋友间的帮忙关照。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好帮忙。」
《国语辞典》:在家修  拼音:zài jiā xiū
在家的修行者。如:「他退休后,每天跟几位在家修的谈论习佛的心得,受益不少。」也称为「在家出家」。
《分类字锦》:积在家善(积在家善)
苏轼 和陶诗 聊将自知明,稍积在家善。
分类:阴德
《國語辭典》:家居  拼音:jiā jū
在家閒居。《韩非子。十过》:「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政安迁之?」《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盎时家居,诏召入见。」
《國語辭典》:闲居(閑居)  拼音:xián jū
不问世事,安逸自处。《荀子。解蔽》:「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也作「閒居」。
《國語辭典》:閒居  拼音:xián jū
1.独处、独居。《礼记。大学》:「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庄子。在宥》:「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复往邀之。」
2.悠閒自在的安居。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寄閒居。」《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但是閒居乡里,又不甘心;家下纵还有点积蓄,是用得尽的。」也作「闲居」。
《漢語大詞典》:内则(内則)
(1).礼记篇名。内容为妇女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礼记·内则题注 孔颖达 疏:“ 郑玄 目録云:‘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于《别録》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
(2).借指妇职、妇道。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王夏》之四:“出有嘉谋,入有内则。” 明 李东阳 《封恭人黄氏墓志铭》:“嘉其世受文行,又美其内则之懿。”
《國語辭典》:居家  拼音:jū jiā
1.住在家里。
2.家居生活。《孝经。广扬名章》:「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3.住家、民房。《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漢語大詞典》:闲处(閒處)
亦作“闲处”。 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
亦作“闲处”。 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 唐 元稹 《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漢語大詞典》:处家(處家)
(1).居家;在家里。晋书·谢安传:“﹝ 谢安 ﹞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
(2).持家。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 安娜 处家是俭约的,到了 日本 后,家政一直是她自己在操持。”
(3).成立家庭。墨子·节用上:“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