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290
典故
112
词典
1761
分类词汇
4
佛典
152
其它
2261
共4290,分28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下国
军国
国步
江国
与国
国中
立国
国初
国是
我国
王国
举国
定国
经国
谋国
《國語辭典》:
下国(下國)
拼音:
xià guó
1.自称本国的谦词。《左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
2.小国。《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唐。
温庭筠
过五丈原
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诸侯国。《书经。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唐。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4.天下。《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分類:
天下
诸侯
谦称
小国
诸侯国
侯国
京师
本国
下界
中原
原大
大国
地方
《國語辭典》:
军国(軍國)
拼音:
jūn guó
1.军务及国政。《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威在河中讨三叛时分,得朝廷诏书,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2.以军事统治的独裁国家。
分類:
军国
军人
统军
控制
治国
国家
《國語辭典》:
国步(國步)
拼音:
guó bù
国家的处境。唐。裴光庭〈宰相等上尊号表〉:「往昔国步多艰,克清内难。」《明史。卷二七四。姜曰广列传》:「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
分類:
国家
国土
命运
时运
《漢語大詞典》:
江国(江國)
(1).河流多的地区。多指 江 南。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诗:“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宋
梅尧臣
《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
诗:“对策 汉 庭后,拜官江国来。” 清
周亮工
《雪苑不寐》
诗:“江国书难寄,中原寇未平。”
(2).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息县 西。 汉
刘向
《
新序·善谋上
》
:“ 齐桓公 时, 江国 、 黄国 小国也;在 江 淮 之间,近 楚 。”
分類:
河流
古国
古国名
地区
河南
《國語辭典》:
与国(與國)
拼音:
yǔ guó
友邦,相交好的国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分類:
与国
盟国
裴骃
《國語辭典》:
国中(國中)
拼音:
guó zhōng
1.城中。《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2.国民中学的简称。参见「国民中学」条。
分類:
国中
国内
王城
《國語辭典》:
立国(立國)
拼音:
lì guó
1.建立国家。如:「立国的要件,需有人民、土地、主权。」
2.对立抗衡的国家。《六韬。卷三。龙韬。军势》:「野无衡敌,对无立国。」
分類:
立国
分封
建国
位
诸侯
抗衡
侯国
之国
元年
国庆节
《國語辭典》:
国初(國初)
拼音:
guó chū
立国之初。唐。
杜甫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诗:「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分類:
国初
王朝
建立
《國語辭典》:
国是(國是)
拼音:
guó shì
专指国家的重要计画、政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先帝继之,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
分類:
国家大事
《国语辞典》:
我国(我国)
拼音:
wǒ guó
称自己的国家。如:「我国奥运代表队将于今日晚间返抵国门。」
分类:
我国
自己
国家
《國語辭典》:
王国(王國)
拼音:
wáng guó
1.天子统治的国家。即中央政府。《诗经。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三国魏。
曹植
〈
责躬诗
〉:「广命懿亲,以藩王国。」
2.指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所建之国。《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是时,名都王国有献名马、宝剑、直百金。」
3.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荷兰王国等。
4.喻相对独立的领域或范畴。如:「这个国家能成为汽车王国,靠的是不断的创新。」
分類:
王国
诸侯
施行
独立
之国
边疆
君主制
王道
少数民族
领域
国家
君主立宪
范畴
帝王
近现代
《國語辭典》:
举国(舉國)
拼音:
jǔ guó
1.全国。《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汉书。卷八。宣帝纪》:「匈奴单于乡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
2.倾尽国力。《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踰十万。」
分類:
举国
全国
《漢語大詞典》:
定国(定國)
安定国家。
《左传·襄公十年》
:“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
《
南齐书·王僧虔传
》
:“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天纬地,武则拨乱定国。”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
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国何在?”
分類:
安定
定国
国家
《國語辭典》:
经国(經國)
拼音:
jīng guó
治理国家。《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分類:
经国
治理
治理国家
理国
国家
《漢語大詞典》:
谋国(謀國)
(1).谋划取得国家政权。
《
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赞
》
:“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
:“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
(2).为国家利益谋划。 宋
沈作喆
《
寓简
》
卷十:“ 禹 非但不能谋国,亦不善养生。”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
:“ 夏贵溪 不欲用兵,亦谋国远虑,迨其后议復 河套 ,又力主其事,致陷重辟。”京剧
《杨门女将》
第三场:“ 寇天官 ,谋国之道,持重为是啊!”
分類:
谋划
国家
取得
利益
得国
家政
政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