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0,分28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下国
军国
国步
江国
与国
国中
立国
国初
国是
我国
王国
举国
定国
经国
谋国
《國語辭典》:下国(下國)  拼音:xià guó
1.自称本国的谦词。《左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
2.小国。《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唐。温庭筠 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诸侯国。《书经。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唐。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4.天下。《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國語辭典》:军国(軍國)  拼音:jūn guó
1.军务及国政。《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威在河中讨三叛时分,得朝廷诏书,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2.以军事统治的独裁国家。
《國語辭典》:国步(國步)  拼音:guó bù
国家的处境。唐。裴光庭〈宰相等上尊号表〉:「往昔国步多艰,克清内难。」《明史。卷二七四。姜曰广列传》:「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
《漢語大詞典》:江国(江國)
(1).河流多的地区。多指 江 南。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宋 梅尧臣 《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诗:“对策 汉 庭后,拜官江国来。” 清 周亮工 《雪苑不寐》诗:“江国书难寄,中原寇未平。”
(2).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息县 西。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上:“ 齐桓公 时, 江国 、 黄国 小国也;在 江 淮 之间,近 楚 。”
《國語辭典》:与国(與國)  拼音:yǔ guó
友邦,相交好的国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國語辭典》:国中(國中)  拼音:guó zhōng
1.城中。《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2.国民中学的简称。参见「国民中学」条。
《國語辭典》:立国(立國)  拼音:lì guó
1.建立国家。如:「立国的要件,需有人民、土地、主权。」
2.对立抗衡的国家。《六韬。卷三。龙韬。军势》:「野无衡敌,对无立国。」
《國語辭典》:国初(國初)  拼音:guó chū
立国之初。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國語辭典》:国是(國是)  拼音:guó shì
专指国家的重要计画、政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先帝继之,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
分類:国家大事
《国语辞典》:我国(我国)  拼音:wǒ guó
称自己的国家。如:「我国奥运代表队将于今日晚间返抵国门。」
《國語辭典》:王国(王國)  拼音:wáng guó
1.天子统治的国家。即中央政府。《诗经。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广命懿亲,以藩王国。」
2.指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所建之国。《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是时,名都王国有献名马、宝剑、直百金。」
3.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荷兰王国等。
4.喻相对独立的领域或范畴。如:「这个国家能成为汽车王国,靠的是不断的创新。」
《國語辭典》:举国(舉國)  拼音:jǔ guó
1.全国。《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汉书。卷八。宣帝纪》:「匈奴单于乡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
2.倾尽国力。《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踰十万。」
分類:举国全国
《漢語大詞典》:定国(定國)
安定国家。《左传·襄公十年》:“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南齐书·王僧虔传:“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天纬地,武则拨乱定国。”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国何在?”
《國語辭典》:经国(經國)  拼音:jīng guó
治理国家。《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漢語大詞典》:谋国(謀國)
(1).谋划取得国家政权。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赞:“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
(2).为国家利益谋划。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十:“ 禹 非但不能谋国,亦不善养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夏贵溪 不欲用兵,亦谋国远虑,迨其后议復 河套 ,又力主其事,致陷重辟。”京剧《杨门女将》第三场:“ 寇天官 ,谋国之道,持重为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