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考量  拼音:kǎo liáng
考核校量。《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國語辭典》:会商(會商)  拼音:huì shāng
共同商量。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一。武事馀记》:「四川大吏覆奏,以同城便于会商,居中易于控制。」
《國語辭典》:接洽  拼音:jiē xiá
与人商议事情。如:「他负责与外国客户接洽生意。」
《國語辭典》:商定  拼音:shāng dìng
商议决定。《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然有名在职废,奉存额去,闲剧之间,厚薄顿异,亦请一切商定。」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这的是您娘儿每商定了也,可不干我事。」
《國語辭典》:协商(協商)  拼音:xié shāng
共同商量。如:「这次的活动内容,就由两组人员共同协商决定。」也作「协议」。
《國語辭典》:好说话(好說話)  拼音:hǎo shuō huà
脾气好,容易商量。《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看了上司的嘴脸还不算,还要看奴才的嘴脸,我老爷也太好说话了。」《文明小史》第六回:「你可晓得我本府,须比不得你们前任柳大人,好说话。」
《國語辭典》:商约(商約)  拼音:shāng yuē
通商条约的缩称。参见「通商条约」条。
《漢語大詞典》:咨量(諮量)
咨询商量。 唐 鲍溶 《山中冬思》诗之二:“露脚寻逸僧,諮量意中事。”
分類:咨询商量
《漢語大詞典》:榷论(搉論)
商量讨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外道众中召一论师,聪敏高才明达幽微者,作伪邪书千颂,凡三万二千言,非毁佛法,扶正本宗。於是召集僧众,令相搉论。”
分類:商量讨论
《漢語大詞典》:商质(商質)
商量探讨。明史·李承勋传:“宜及未议前,备条所议,布告与议者,俾先諗其故,然后平心商质,各尽所怀。” 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夫以 朱臣 云谷 之才,素号通敏,而予前后於 闽 者十二载,从予商质者未尝易寒暑。”
分類:商量探讨
《漢語大詞典》:商宜
谓商量如何适当处理。《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今若休罢礼拜,仗(伏)恐先愿有违;若乃顶謁参永(承),力劣不能来往。即朝大臣眷属。隐(稳)便商宜。” 蒋礼鸿 通释:“商量如何适当处理的意思。”
《國語辭典》:商借  拼音:shāng jiè
商量借用。如:「选委会向各中、小学商借场地,作为政见发表会用。」《清史稿。卷一五七。邦交志五》:「中国亦允由德州至正定府及由兖州府或干路中之他处过济宁州至开封府两支路,于十五年内由中国自行筹办,并声明傥用洋款,须向德华公司商借。」
分類:商量借用
《漢語大詞典》:量算
商量谋划。魏书·崔延伯传:“但 淮 堰 仍在,宜须豫谋,故引卿等亲共量算各出一图以为后计。”
分類:商量谋划
《國語辭典》:商谈(商談)  拼音:shāng tán
商议谈论。如:「公司董事们正在商谈下年度的新计划。」
《漢語大詞典》:商办(商辦)
(1).商量办理。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并諭军机处,遇紧要事件,与 醇亲王 奕譞 商办。”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论朝鲜商约界务禀》:“其国与 俄国 何处交界及有无商务应否商办,在廷均属茫然,其国王转令来询於 忠 。”
(2).商人营办。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倘说既非商办,又非官办,则在报界里是很难得的。” 茅盾 《子夜》五:“ 中国 办实业算来也有五六十年了,除掉前 清 时代 李鸿章 、 张之洞 一班人官办的实业不算,其馀商办的也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