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呜嘑哀哉(嗚嘑哀哉)
见“ 呜呼哀哉 ”。
《國語辭典》:呜呼哀哉(嗚呼哀哉)  拼音:wū hū āi zāi
1.表示哀痛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上》:「鲁哀公诛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也作「于呼哀哉」。
2.借指死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程金便一把叉住喉咙,叉得手重,口又不得通气,一霎呜呼哀哉了。」《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半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漢語大詞典》:堂哉皇哉
犹堂而皇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鲁迅 《而已集·革“首领”》:“据说是曾和现代派的‘主将’在‘北京文艺界’上交过战了。好不堂哉皇哉。” 沙汀 《淘金记》第十七章:“﹝ 龙哥 ﹞有着这样一大段堂哉皇哉的历史。”
《高级汉语词典》:猗欤休哉
多么快乐啊
《分类字锦》:信哉是言
史记酷吏传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分类:通用
《国语辞典》:何足道哉  拼音:hé zú dào zāi
有什么好说的、不值得说。含有轻视的意思。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五。杜牧之》:「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这厮铲马单鞭,量你何足道哉。」亦用以作谦虚之词。如:「曲曲小事,何足道哉,你就不必这么多礼了。」《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国语辞典》:唐哉皇哉  拼音:táng zāi huáng zāi
唐,唐尧。皇,指汉朝。唐哉皇哉指唐尧、汉朝的典章制度最为宏伟。《文选。班固。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皇哉皇哉!皇哉唐哉!」后又引申为规模宏伟,气势盛大的意思。
《国语辞典》:悠哉悠哉  拼音:yōu zāi yōu zāi
1.思之不已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窈宨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比喻悠閒自得。如:「都快考试了,她还悠哉悠哉的晃来晃去,一点也不紧张。」
分类:不已自得
《高级汉语词典》:何功之有哉  拼音:hé gōng zhī yǒu zāi
有什么用处呢?功,功用,用处
《漢語大詞典》:耗矣哀哉
语本汉书·董仲舒传:“ 秦 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秏矣哀哉!” 颜师古 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闇乱。音莫报反。”秏,同“ 耗 ”。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而 中国 之民,遂二千年被暴主夷狄之酷政,耗矣哀哉!” 梁启超 《新民说》六:“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
《漢語大詞典》:彼哉彼哉
对人表示鄙视之词。论语·宪问:“或问 子产 ,子曰:‘惠人也。’问 子西 ,曰:‘彼哉,彼哉!’”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彼哉彼哉,言无足称。”《公羊传·定公八年》:“ 阳虎 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俄而曰:‘彼哉彼哉!’”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车丞相 即 周 吕 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國語辭典》:得其所哉  拼音:dé qí suǒ zāi
得到合适的栖身处所。后用以形容安恬、适意或形容称心如意、得意自在的样子。语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也作「得其所」。
《分类字锦》:大哉乾元
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岂有他哉
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漢語大詞典》:康哉之歌
古歌谣。歌词出于书·益稷。后用以泛指颂太平之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则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晋书·段灼传》:“朝廷咏康哉之歌,山藪无伐檀之人,此固天下所视望者也。”亦省称“ 康歌 ”。北齐书·循吏传·崔伯谦:“卿骋足 瀛部 ,已著康歌,督府务殷,是用相授。”隋书·食货志:“ 禹 制九等而康歌兴, 周 人十一而颂声作。”参见“ 康哉 ”。
《漢語大詞典》:康哉
《书·益稷》:“﹝ 皋陶 ﹞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后遂以“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协心毗圣世,毕力讚康哉。”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
大哉解脱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著袈裟,当正著时依善见论复说偈赞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