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5
词典
2
分类词汇
153
共153,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幽光
懿范
清德
下臣
俭德
孝德
才贤
三德
修饰
常德
司成
玙璠
守约
治心
丛兰
《漢語大詞典》:
幽光
(1).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
:“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
:“振宣幽光,激励頽俗。”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
:“有笔赞幽光,兹言敢终纳。” 清
龚自珍
《忏心》
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復,发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隐
《燕台》
诗之一:“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
八:“街头巷口泛着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恬静的幽光,人到这儿,就好像魂游太虚之府。”
分類:
微弱
潜隐
光辉
品德
《國語辭典》:
懿范(懿範)
拼音:
yì fàn
良好的模范。今多用以称赞女德。唐。
王勃
〈
滕王阁序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唐。皇甫枚《王知古》:「儿自移天崔门,实秉懿范;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
分類:
美好
赞美
道德
德风
美妇
妇女
风范
品德
《漢語大詞典》:
清德
高洁的品德。
《
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
》
:“妾之先人,清德奕世。”
《
新唐书·李石传
》
:“ 毛玠 以清德为 魏 尚书,而人不敢鲜衣美食,况天子独不可为法乎?”
《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十:“ 弘敬 寧乏子嗣,决不敢污使君之清德。”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
诗:“清德本 关 西,遥遥溯 华 裔。”
分類:
高洁
品德
《國語辭典》:
下臣
拼音:
xià chén
1.臣对君的谦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2.品德卑劣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分類:
品德
卑劣
谦称
臣子
《漢語大詞典》:
俭德(儉德)
俭约的品德。
《
易·否
》
:“君子以俭德辟难。” 孔颖达 疏:“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时,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
《
书·太甲上
》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孔 传:“言当以俭为德,思长世之谋。” 唐
杜甫
《提封》
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金 陈赓
《宣宗挽词》
:“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李东阳
《春雨堂稿序》
:“先生之俭德雅操,清心寡欲,名满天下。”
分類:
俭约
品德
《漢語大詞典》:
孝德
尊祖爱亲的品德。
《周礼·地官·师氏》
:“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郑玄 注:“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 唐
欧阳詹
《出门赋》
:“一仁声之永大,一孝德之兹久。”
《
旧唐书·崔群传
》
:“羣臣议上尊号, 皇甫鎛 欲加‘孝德’两字。 羣 曰:‘有睿圣则孝德在其中矣。’”
分類:
孝德
爱亲
品德
《漢語大詞典》:
才贤(才賢)
(1).有品德才能的人。
《
史记·日者列传
》
:“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
诗:“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元
刘诜
《送范主一宪郎》
诗:“古来环辙人,往往皆才贤。”
(2).才德兼备。 清
吴敏树
《为守斋五叔父暨张叔母五旬双庆之序》
:“苟其学问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论,功业足以施於当时,如是则为才贤人矣。”
分類:
才德兼备
品德
才能
《國語辭典》:
三德
拼音:
sān dé
1.三种品德。《书经。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长老。《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汉。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分類:
三老
狐
品德
特性
《國語辭典》:
修饰(修飾)
拼音:
xiū shì
1.整理打扮。《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天已和暖,不用十分修饰,只不过略略的铺陈了,便可他二人起坐。」
2.修改润饰文句。如:「为免用语过于直接,此段文字须做适度修饰。」
分類:
修饰
修养
修改
梳妆打扮
讲究
有道
修整
润饰
道德修养
整装
品德
装饰
外表
建筑物
文字
不违
违礼
生动
礼义
仪容
器物
漂亮
矫饰
衣着
美观
取悦
《漢語大詞典》:
常德
谓始终不变的品德。
《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於婴儿。”案: 马王堆 汉 墓帛书
《老子》
“常德”作“恒德”。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宋
叶适
《宋邹乡墓志铭》
:“盖性有乐地,身有常德,质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分類:
常德
始终
品德
马王
帛书
《國語辭典》:
司成
拼音:
sī chéng
职官名。掌理教育的事,有大司成及少司成。唐时改祭酒为大司成,司业为少司成,后复旧。
分類:
主管
世子
品德
德教
教育
《國語辭典》:
玙璠(璵璠)
拼音:
yú fán
1.美玉、宝玉。汉。桓宽《盐铁论。晁错》:「夫以玙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五》:「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
2.比喻美好的品德或人物。《文选。曹植。赠徐干诗》:「亮怀玙璠美,积久德逾宣。」唐。
杜甫
〈
贻华阳柳少府
〉诗:「吾衰卧江汉,但愧识玙璠。」
分類:
美玉
美德
品德
高洁
人
《國語辭典》:
守约(守約)
拼音:
shǒu yuē
1.保持俭约的德性。《三国志。卷五五。吴书。蒋钦传》:「权叹其在贵守约,即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改易帷帐,妻妾衣服悉皆锦绣。」《文选。潘岳。杨仲武诛。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体服菲薄,余甚奇之。」
2.遵守约定的事。如:「订定契约的双方,务必守约。」
分類:
保持
遵守
简易
守信
俭朴
可行
信约
品德
《漢語大詞典》:
治心
(1).修养自身的思想品德。
《
荀子·解蔽
》
:“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
:“至于治心养性,去就语默之际,能不悖于理者固希矣。”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2).掌握人心;征服人心。
《
孙子·军争
》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心的征服,先要 中国 人自己代办。 宋 曾以道学替 金 元 治心, 明 曾以党狱替 满清 箝口。”
分類:
掌握
修养
人心
自身
思想
征服
品德
《漢語大詞典》:
丛兰(叢蘭)
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文子·上德
》
:“丛兰欲脩,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 颜回 败其丛兰, 冉耕 歌其芣苢。” 唐
元稹
《别李三》
诗:“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分類:
丛生
兰草
品德
高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