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敌众我寡(敌众我寡)  拼音:dí zhòng wǒ guǎ
敌多我少。指我方的势力和人数与敌方相差悬殊。如:「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势必是一场硬仗。」
《国语辞典》:趁脚儿蹻(趁脚儿蹻)  拼音:chèn jiǎo ér qiāo
趁机会附和人言,或指得理不饶人。《西游记》第二五回:「那八戒就趁脚儿蹻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子!』」
《国语辞典》:接关系(接关系)  拼音:jiē guān xi
为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和人拉关系、攀交情。如:「他为了想调升主任,积极地和高级主管接关系。」
《国语辞典》:抢饭碗(抢饭碗)  拼音:qiǎng fàn wǎn
和人争夺工作、差事。如:「只要工作负责尽职,不怕别人跟你抢饭碗。」
《漢語大詞典》:富国裕民(富國裕民)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刘大白 《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漢語大詞典》:高温堆肥
沤堆肥的一种方法,把秸秆和人粪尿、牲畜粪尿等混合后,堆积在坑里或地面上,利用微生物使秸秆分解,放出热量,腐熟后用做肥料。
《國語辭典》:蠹国害民(蠹國害民)  拼音:dù guó hài mín
危害国家,残害百姓。《明史。卷二一○。王宗茂传》:「与其开卖官鬻爵之令以助边,盍去此蠹国害民之贼,籍其家以纾患也。」《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也作「蠹国殃民」。
《漢語大詞典》:发生学方法
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形式发展、演化的历史阶段、形态和规律的方法。特点是把研究对象作为发展的过程,注重历史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
《漢語大詞典》:话账(話賬)
犹算帐。吃亏或失败后和人争执较量。《何典》第五回:“及至 雌鬼 得知,向他话账。”《何典》第六回:“若非我将护身符赶散,你只好贼吃狗咬暗闷苦,向谁话账?”
《國語辭典》:积草屯粮(積草屯糧)  拼音:jī cǎo tún liáng
储备粮食草料。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营,操军练士,积草屯粮,整溯人马,慢慢的再与孙坚交战。」《精忠岳传》第三五回:「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屯粮待战争。」
《國語辭典》:祸国殃民(禍國殃民)  拼音:huò guó yāng mín
使国家和人民都受到灾祸。如:「这些汉奸祸国殃民,无恶不作,令人痛恨。」也作「病国殃民」。
《國語辭典》:国计民生(國計民生)  拼音:guó jì mín shēng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他们从前中举人,中进士,都是仗著八股试帖骗得来的,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也作「民生国计」。
《國語辭典》:不可抗力  拼音:bù kě kàng lì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漢語大詞典》:案户比民
清理户籍和人口。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
《漢語大詞典》:党组(黨組)
共产党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领导组织。 毛泽东 《关于健全党委制》:“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就在那天晚间, 于而龙 给部党组写了份报告,正式表达了他要回到工厂里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