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并命
大命
使命
寿命
奔命
命工
命酒
嘉命
再命
赋命
上命
命服
治命
召命
命名
《漢語大詞典》:并命(併命,並命)
共命运;同死。宋书·索虏传:“我与此城并命,义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 王元绍 ﹞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
(1).犹言捐生。《后汉书·西羌传》:“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并命!”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2).亡命;逃亡在外。《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吾父忠於国家,知我必欲报仇,故使并命於 楚 ,以絶后虑。”
併命:1.拚命,舍命。旧五代史·明宗纪一:“吾王命我取 葛司徒 ,他士可无併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自和议成而军士灰心,敌益狂狡,遂有四忠併命之祸。”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闻 戚 娶女,鬱怒填胸,立刻拏舟至城,将与女併命。”
(2).比喻尽最大的力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或有不轨之徒从中鼓煽,强者併命于寻仇,弱者絶望于逃死,众志一暌,全体瓦裂,终非国家福也。”
並命:1.一同受命。礼记·内则:“毋敢敌耦於冢妇,不敢并行,不敢並命,不敢并坐。” 孔颖达 疏:“并有教令之命。” 唐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诗:“昔岁经过同二 仲 ,登朝並命惭无用。” 唐 张署 《赠韩退之》诗:“白简趋朝曾並命, 苍梧 左宦一联翩。”
(2).拼命。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某今日与人争不胜,已买刀藏腰际,将与仇者並命。”
《國語辭典》:大命  拼音:dà mìng
1.天命。《书经。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
2.君命。《周礼。夏官司马。太仆》:「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后汉书。卷一五。李王邓来列传。王常》:「臣蒙大命,得以鞭策托身陛下。」
3.天年、寿命。《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绝世于良。」《韩非子。难一》:「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
4.大事、要事。汉。贾谊《新书。卷四。无蓄》:「夫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汉。路温舒〈书言宜尚德缓刑〉:「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
《國語辭典》:使命  拼音:shǐ mìng
1.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
2.应负的责任。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担负起发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
《國語辭典》:寿命(壽命)  拼音:shòu mìng
1.生命,生存的期限。《楚辞。屈原。大招》:「永宜厥身,保寿命只。」唐。韩愈〈欧阳生哀辞〉:「寿命不齐兮人道之常,在侧与远兮非有不同。」
2.使用的期限。如:「这台录影机的寿命有多久?」
《國語辭典》:奔命  拼音:bēn mìng
1.为完成某件事情而奔走忙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楚罢于奔命。」
2.传达紧急命令。《汉书。卷七四。丙吉传》:「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奔命,警备事。」
《國語辭典》:奔命  拼音:bèn mìng
快速的跑。《左传。成公七年》:「吴始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金瓶梅》第四三回:「头儿也不回,一直奔命往屋里去了。」
《漢語大詞典》:命工
指派工匠。谓动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遂卜日命工,度木构材。”
分類:工匠动工
《漢語大詞典》:命酒
命人置酒;饮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旧唐书·懿宗纪:“ 崔雍 任居牧守,贼犯州城,御捍曾不发言,从容乃与命酒。” 清 李清 三垣笔记·崇祯:“日就晡,上鱼服出宫门,两出两返,乃命酒。”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世威 排闥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漢語大詞典》:嘉命
(1).敬称别人的告语。仪礼·士昏礼:“吾子有嘉命。”左传·哀公十六年:“ 肸 以嘉命来告余一人。” 清 吴定 《答任幼直先生书》:“此由先生孜孜进贤,故不量 定 之庸駑而惠恤之,执书感唏,敢违嘉命。”
(2).称朝廷授官赐爵的敕命。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陆平原羇宦》:“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择才均赋,自古尤难,往慎乃司,以服嘉命。”
《漢語大詞典》:再命
(1).即二命。 周 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九命最高,一命最低。再命属第八个等级。天子之中士,公、侯、伯之大夫和子、男之卿都属再命。见周礼·春官·典命《地官·党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晋襄公 ﹞以再命命 先茅 之县赏 胥臣 曰:‘举 郤缺 ,子之功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叔孙昭子 以再命为卿。”
(2).泛指低级官吏。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 崇文门 以西, 彰义门 以东,一日不再食者甚众,安知其无一命再命之家也?”参见“ 九命 ”。
《國語辭典》:九命  拼音:jiǔ mìng
1.周代官秩的等级。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谓加爵服,而其宫室车旗礼仪等,皆依其命数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3.比喻生命强韧,好像有很多条命,可死而复生。如:「九命怪猫」。
《漢語大詞典》:赋命(賦命)
(1).给以生命。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天地赋命,生必有死。”
(2).指命运。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赋命有厚薄,长嘆欲如何?” 宋 王禹偁 《谢除刑部郎中知制诰启》:“自知赋命之多奇,每愧浮口之过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微眚见黜,固由赋命之奇,然亦太使气已。”
《國語辭典》:上命  拼音:shàng mìng
1.上级的命令。古时指君命。《左传。成公十六年》:「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此战之所由克也。」三国魏。邯郸淳〈赠吴处玄〉诗:「我受上命,来随临菑。」
2.长寿。汉。班固《白虎通。卷八。寿命》:「习寿命者,上命也。」
《國語辭典》:命服  拼音:mìng fú
天子所赐的官服。《诗经。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
《國語辭典》:治命  拼音:zhì mìng
疾病未笃、神智清明时的合理遗命。《左传。宣公十五年》:「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漢語大詞典》:召命
君主召见之命。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如 郎简 则去京遥远,难行召命,可遥均三老五更之庆。”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黜责帅臣亦降召命:“凡今为帅者,不问文武,虽以罪罢,亦降召命,未知始於何时。”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大臣,天子之股肱也,而周岁不得一见。偶有召命,则拜跪唯诺,山呼而退,不得一言。”
分類:召见帝王
《國語辭典》:命名  拼音:mìng míng
取名。如:「婴儿出生后,由父母替他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