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武王


《诗经·鲁颂·閟宫》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东汉·郑玄注:「剪,断也。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归往之,于时而有王迹,故云是始断商。」

例句

缅惟剪商后,岂独微禹叹。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典故
江汉美宣王

相关人物
尹吉甫
 
周宣王


《诗经·大雅·江汉·序》
「《江汉》,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例句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典故
天生山甫
 
山甫秀钟崧岳
 
岳渎储精
 
崧岳生贤
 
崧岳降神
 
崧生甫
 
崧神
 
嵩岳周王佐
  
嵩降申
 
生甫
  
申降高崧
 
神崧
 
神嵩降甫
 
维岳降神
 
维神隆岳
 
诗咏嵩生
 
降神崧岳

相关人物
仲山甫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勃
 
灌婴

参考典故
周勃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灌婴〉~2667~
颍阴侯灌婴者,睢阳贩缯者也·高祖之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章邯败杀项梁,而沛公还军于砀,婴初以中涓从击破东郡尉于成武及秦军于扛里,疾斗,赐爵七大夫。……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汉王立为皇帝,赐益婴邑三千户。其秋,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高帝崩,婴以列侯事孝惠帝及吕太后。太后崩,吕禄等以赵王自置为将军,军长安,为乱。齐哀王闻之,举兵西,且入诛不当为王者。上将军吕禄等闻之,乃遣婴为大将,将军往击之。婴行至荥阳,乃与绛侯等谋,因屯兵荥阳,风齐王以诛吕氏事,齐兵止不前。绛侯等既诛诸吕,齐王罢兵归,婴亦罢兵自荥阳归,与绛侯、陈平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孝文皇帝于是益封婴三千户,赐黄金千斤,拜为太尉。
《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2645~
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于龙门,俄而有一大鱼,顶有二角,轩跃鳞而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觋皆异之,曰:「此嘉祥也。」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贵子。」寤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昔从邯郸张囧母司徒氏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龆龀英慧,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时司空太原王昶等闻而嘉之,并遣吊赙。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尝谓同门生朱纪、范隆曰:「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属太宗而不能开庠序之美,惜哉!」于是遂学武事,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馀,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有屯留崔懿之、襄陵公师彧等,皆善相人,及见元海,惊而相谓曰;「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于是深相崇敬,推分结恩。太原王浑虚襟友之,命子济拜焉。

例句

汉家绛灌余兵气,晋代浮虚安足贵。 张说 城南亭作

物忌忠良表是非,朝驱绛灌为雠敌。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 罗隐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勃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2065~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彊。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下邑,先登。赐爵五大夫。攻蒙、虞,取之。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以往至栗,取之。攻齧桑,先登。击秦军阿下,破之。追至濮阳,下甄城。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夜袭取临济,攻张,以前至卷,破之。击李由军雍丘下。攻开封,先至城下为多。后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于城武,破之。击王离军,破之。攻长社,先登。攻颍阳、缑氏,绝河津。击赵贲军尸北。南攻南阳守齮,破武关、峣关。破秦军于蓝田,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北攻漆。击章平、姚卬军。西定汧。还下郿、频阳。围章邯废丘。破西丞。击盗巴军,破之。攻上邽。东守峣关。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水、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还守雒阳、栎阳,赐与颍阴侯共食钟离。以将军从高帝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典故
浅水留龙不住
 
终非池中物
 
蛟龙云雨
 
云雨动蛟龙

相关人物
刘备
 
周瑜
 
孙权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典故
金滕
 
相关人物
周公


《尚书·周书·金縢》
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
《尚书·周书·金縢·序》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唐·孔颖达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遂作《金縢》。」

例句

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

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 许浑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文王


《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三〈大雅·文王之什·棫朴〉~558~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唐·孔颖达疏:「言文王之有圣德,其文如彫琢,其质如金玉。」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49~
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也;「夕揽洲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也;「驷玉而乘鹥」,则「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就重华而陈词」,则《尚书》咎繇之谋谟也;「登昆崙而涉流沙」,则《禹贡》之敷土也。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典故
金玉美王度
 
金玉裁王度

相关人物
周穆王


《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例句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 武元衡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文王


《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39~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禦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咀荃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汉·郑玄注:「年天气也。齿人寿之数也。九龄,九十年之祥也。文王以勤忧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言与尔三者。明传业于女,女受而成之。」
典故
救喝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初学记》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武王自孟津还及于周,见喝人,王自左拥而右扇之。

典故
旧居代邸
 
迎代邸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周勃


《汉书》卷四《文帝纪》
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语在高后纪、高五王传。……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仆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

例句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旧居从代邸,新陇入文园。 皇甫冉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典故
倦客新丰
 
御史除周
 
新丰英俊
 
马周

相关人物
常何
 
马周


《旧唐书》卷七十四〈马周列传〉~262~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贞观三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馀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是岁,周上疏曰:……太宗深纳之。寻除侍御史,加朝散大夫。十一年,周又上疏曰:……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十二年,转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搉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王为皇太子,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十八年,迁中书令,依旧兼太子右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精密,甚获当时之誉。
典故
相关人物
君陈
 
周成王


《尚书·周书·君陈》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旧题汉·孔安国传:「成王重周公所营,故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唐·孔颖答疏:「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周公既没,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成周之邑。」

例句

天眷君陈旧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

典故
康侯马

相关人物
周成王
 
康叔封(周武王之弟)


《周易》卷四《晋卦》
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例句

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 韩翃 送康洗马归滑州

《漢語大詞典》:剪商
谓剪灭 商纣 。借指剿灭无道,建立王业。《诗·鲁颂·閟宫》:“ 后稷 之孙,实维 大王 ,居 岐 之阳,实始翦 商 。” 唐 长孙无忌 《进律疏议表》:“朱旗乃举,东城高灭 楚 之功;黄鉞裁麾,西土建翦 商 之业。”
《漢語大詞典》:嵩生
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於天。惟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崧,同“ 嵩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漢語大詞典》: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
《國語辭典》:绛灌(絳灌)  拼音:jiàng guàn
汉名将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二人曾辅佐汉高祖刘邦,数立军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分類:周勃
《漢語大詞典》:绛侯(絳侯)
汉 周勃 以布衣从 高祖 定天下,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 绛 八千一百八十户,号 绛侯 。 勃 为人朴质敦厚, 高祖 以为可托大事。 高祖 崩, 勃 与 陈平 定计诛诸 吕 ,立 文帝 ,以功为右丞相。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为受遗诏辅国之典。 唐 李华 《杂诗》之五:“ 絳侯 与 博陆 ,忠朴受遗顾。”
《國語辭典》:金縢  拼音:jīn téng
1.古代用以放置公文档案的金匮。《淮南子。精神》:「故通许由之意,金縢豹韬废矣。」《文选。左思。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案图箓于石室。」
2.《书经》篇名。周征商成功后二年,武王生病,周公祝祷于三王,愿以己身替代。祝祷文字被史官收于金匮中,故称为「金縢」。
《國語辭典》:金相  拼音:jīn xiàng
语本《诗经。大雅。域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形容美好的文章或言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文藻条流,托在笔札。既驰金相,亦运木讷。」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漢語大詞典》:九龄(九齡)
(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漢語大詞典》:君陈(君陳)
人名。 周公 旦 之子。书·君陈序:“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作《君陈》。”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礼记·坊记》“ 君陈 曰” 汉 郑玄 注:“ 君陈 ,盖 周公 之子, 伯禽 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天眷 君陈 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分類:人名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