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匡君
《漢語大詞典》:匡俗
(1).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
(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 殷 、 周 之际,又传为 周武王 时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 南障山 。故世称 南障山 为 庐山 、 匡山 、 匡庐 ,尊 匡俗 为 匡 神。 丰子恺 《庐山面目》:“ 周朝 的 匡俗 曾经在这里隐居。”参见“ 匡神 ”。
(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 殷 、 周 之际,又传为 周武王 时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 南障山 。故世称 南障山 为 庐山 、 匡山 、 匡庐 ,尊 匡俗 为 匡 神。 丰子恺 《庐山面目》:“ 周朝 的 匡俗 曾经在这里隐居。”参见“ 匡神 ”。
《漢語大詞典》:匡庐(匡廬)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骈字类编》:两君(两君)
论语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兴左传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我之战国策谓皮相国曰以赵之弱而据之建信君涉孟 雠然者何也以从为有功也齐不从建信君知从之无功建信者安能以无功恶秦哉建信春申从则无功而恶秦秦合齐齐亡魏则有功而善秦故两君者奚择有功之与无功为知哉赵史记张耳陈馀传客有说张耳曰两君羁旅而欲附 难独立立赵后扶以义可就功乃求得赵歇立为赵王居信都社又陆贾传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为 稷计在两君掌握耳德宋史郭雍传坤之六五坤虽臣道五实君位虽以柔 不害其为臣故乾有两君德无两君坤有两臣德无两臣六五以柔居尊下下之君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下也下下本坤德也黄中色也色之至美也裳下服也是以至美之德而下人也路荀子事两君者不容 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诗 逄园绮笑问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國語辭典》:隐君子(隱君子) 拼音:yǐn jūn zǐ
《漢語大詞典》:县太君(縣太君)
古代妇女封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太君》:“ 唐 制四品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封称太,此其始也。”《宋史·职官志十》:“詔定文武羣臣母妻封号……贵人母封县太君……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母封县太君……其餘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县太君。”
《骈字类编》:石君
汉书萭章传与中书令石显相善成帝初石显坐专权擅势免官徙归故郡显赀巨万当去留床席器物数百万直欲以与章章不受宾客或问其故章叹曰吾以布衣见哀于石君石君家破不能有以安也而受其财物此为石氏之祸萭氏反当以为福耶 晁补之是是堂赋吾友石君筑室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