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75,分17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平二满休
报君无玉案
君子豹变(又作:豹变真君子)
沧海君
木李投君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又作:使君失箸 ...)
南冠君子(又作:楚君子)
比君子
苏君迹
别魂为君销
十日欢
君王猎渭滨
君平(又作:君平卜 ...)
相如酒渴对文君
蔡顺分椹
典故
三平二满休
  
四宜休
 
饱便休

相关人物
孙君昉


《颍川语小》卷下
俗言三平二满,盖三遇平,二遇满,皆平稳得过之日。
《全宋诗》卷九百九十七〈四休居士诗三首〉~437~
太医孙君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发药,多不受谢,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传酒,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予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
典故
七字当琼浆
 
吟青案
  
四愁人
  
报君无玉案
  
平子四愁
 
平子诗
 
平子赋愁
 
张衡四愁
 
张衡四愁诗
 
张衡愁
 
愁心系平子
 
明珠青玉
 
每人错刀投
 
珠玑兼绣段
 
绣段诒
 
貂襜褕
 
遗四愁
 
酬锦绣
 
金刀绣段
 
金错赠
 
锦绣段
 
锦绣赠
 
错刀赠
 
相关人物
张衡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四愁诗四首〉~356~
序:「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摛。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毙,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躅,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简释

四愁:咏愁思。唐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例句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 答柳子厚

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孟郊 百忧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崔峒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商隐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李白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馀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王铎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皎然 送李季良北归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护国 别盛安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韦承庆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典故
君子豹变
 
看豹变
   
豹变真君子


《周易注疏》卷五〈革〉~2~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唐·孔颖达疏:「亦润色鸿业,如豹文之蔚缛,故曰君子豹变也。」

例句

穷通须豹变,撄搏笑狼狞。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 张九龄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

典故
副车不中
 
博浪力士
 
博浪金椎
 
博浪飞椎
 
报韩
 
奋一椎
 
子房椎
  
张良椎秦
 
击副车
 
击暴秦
 
椎飞博浪
 
沙中客
   
沧海金椎
 
祖龙一击
 
金槌击致
 
金锤报韩
 
惊博浪

相关人物
张良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3~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简释

博浪飞椎:喻报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车。”


例句

金槌击政后,玉斗碎增前。 徐九皋 咏史

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车。 朱彝尊 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

壮士挥金槌,报雠六国闻。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 骆宾王 咏怀

典故
报木瓜投
 
报无瑶琼
 
报琼
 
报琼玉
 
报琼瑶
 
报琼瑰
 
投木桃报琼瑶
  
木李先琼玖
 
木李投君
  
木桃报汝
  
木瓜报珍投
 
桃李投
 
无物报投瓜
 
瑶琼重
 
琼玖先木李
 
琼琚报木瓜
 
赠桃李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木瓜〉~4~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例句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张九龄 叙怀二首

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 贾岛 投张太祝

能迂驺驭寻蜗舍,不惜瑶华报木桃。 钱起 重赠赵给事

典故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
 
使君失箸
 
使君与操
 
匕箸惊落
 
君与操
  
失箸人
  
曹瞒袁绍
 
杯酒英雄
 
惊落前箸

相关人物
刘备
 
曹操(魏武帝)
 
袁绍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云:「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例句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刘禹锡 平蔡州三首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白居易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典故
伤楚奏
  
南冠君子
 
南冠李戴
 
南冠楚囚
 
南冠相对
  
奏钟仪
 
忘楚操
 
悲歌学楚囚
 
恋楚
 
我囚向楚
 
操南音
 
楚君子
  
楚囚哀
 
楚地囚
  
楚奏哀
  
楚琴悲
 
楚臣冠
 
琴寄南音
 
系钟仪
 
絷钟仪
 
钟仪囚
 
钟仪恋楚
 
钟仪楚音
 
钟仪琴
 
钟仪恋楚

相关人物
钟仪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成公·传九年〉~448~
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简释

楚奏:指囚人,或喻对故国家园思念。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例句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储光羲 同张侍御宴北楼

楚奏絷钟仪,商歌劳宁戚。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刘驾 久客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 戴叔伦 曾游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李涉 硖石遇赦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飗。 王昌龄 箜篌引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骆宾王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典故
比君子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东汉·王逸注:「纫,索也。蕙、茝,皆香草,以谕贤者。」

例句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杜牧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典故
化鹤三千岁
 
化鹤群
  
苏仙橘井
 
苏君迹
 
苏耽井
 
苏耽仙
 
苏耽化鹤
 
苏耽宅
 
苏耽鹤
 
送苏耽
 
避弹归
 
鹤爪书

相关人物
苏耽

参考典故
桔井


《太平广记》卷十三〈神仙十三·苏仙公〉~90~
苏仙公者,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先生早丧所怙,乡中以仁孝闻。宅在郡城东北,出入往来,不避燥湿。至于食物,不惮精粗。先生家贫,常自牧牛,与里中小儿,更日为牛郎。先生牧之,牛则徘徊侧近,不驱自归。余小儿牧牛,牛则四散,跨冈越险。诸儿问曰:「尔何术也?」先生曰:「非汝辈所知。」常乘一鹿。先生常与母共食,母曰:「食无鲊,他日可往市买也。」先生于是以箸插饭中,携钱而去,斯须即以鲊至。母食去(明钞本去作未)毕,母曰:「何处买来?」对曰:「便县市也。」母曰:「便县去此百二十里,道途径险,往来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买鲊之时,见舅在市,与我语云,明日来此,请待舅至,以验虚实。」母遂宽之。明晓,舅果到。云昨见先生便县市买鲊。母即惊骇,方知其神异。先生曾持一竹杖,时人谓曰:「苏生竹杖,固是龙也。」数岁之后,先生洒扫门庭,修饰墙宇。友人曰:「有何邀迎?」答曰:「仙侣当降。」俄顷之间,乃见天西北隅,紫云氤氲,有数十白鹤,飞翔其中,翩翩然降于苏氏之门,皆化为少年,仪形端美,如十八九岁人,怡然轻举。先生敛容逢迎,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即便拜辞。」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桔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桔叶一枚,可疗一人。兼封一匮留之,有所阙之,可以扣匮言之,所须当至,慎勿开也。」言毕即出门,踟蹰顾望,耸身入云,紫云捧足,众鹤翱翔,遂升云汉而去。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桔叶,无不愈者。有所阙乏,即扣匮,所须即至。三年之后,母心疑,因即开之,见双白鹤飞去。自后扣之。无复有应。母年百馀岁,一旦无疾而终。乡人共葬之,如世人之礼。葬后,忽见州东北牛脾山,紫云盖上,有号哭之声,咸知苏君之神也。郡守乡人,皆就山吊慰,但闻哭声,不见其形。郡守乡人,苦请相见,空中答曰:「出俗日久,形容殊凡,若当露见,诚恐惊怪。」固请不已,即出半面,示一手,皆有细毛,异常人也。因请郡守乡人曰:「远劳见慰,途径险阻,可从直路而还,不须回顾。」言毕,即见桥亘岭傍,直至郡城。行次,有一官吏辄回顾,遂失桥所,堕落江滨,乃见一赤龙于脚下,宛转而去。先生哭处,有桂竹两枝,无风自扫,其地恒净。三年之后,无复哭声,因见白马常在岭上,遂改牛脾山为白马岭。自后有白鹤来止郡城东北楼上,人或挟弹弹之,鹤以瓜攫楼板,似漆书云: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来归,吾是苏君弹何为?」至今修道之人,每至甲子日,焚香礼于仙公之故第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九《耒水》引《桂阳列仙传》
「耽,郴县人,少孤,养母至孝。言语虚无,时人谓之痴。常与众儿共牧牛,更直为帅,录牛无散。每至耽为帅,牛辄徘徊左右,不逐自还。众儿曰:『汝直,牛何道不走耶?』耽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又说:『年将大疫,死者略半,穿一井饮水,可得无恙。』如是有哭声甚哀。后见耽乘白马还此山中,百姓为立坛祠。」

简释

橘井:喻孝事父母,或指仙丹妙药。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苏耽宅:喻仙人居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例句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元结 桔井

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王昌龄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

典故
别魂为君销
  
消魂别
 
无魂可销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唐·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言黯然魂将离散者,唯别而然也。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则形毙。今别而散,明恨深也。」说文曰:「黯,深黑也。」楚辞曰:「魂魄离散。」家语,孔子曰:「黯然而黑。」贾逵曰:「唯,独也。」
典故  
平原十日饮
 
平原张宴
 
平原期
 
平原燕浃旬
 
平原酒
 
平原饮
 
极欢留十日
 
宾客平原

相关人物
秦昭王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列传〉~245~
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
尝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众兽,相如因上疏谏。

简释

十日欢:指朋友相见而饮酒尽欢。唐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近作十曰欢,远为千载期。”


例句

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

典故
君王猎渭滨
 
吕公荣达
 
吕叟
 
吕叟钓
 
吕钓
 
周卜
 
垂渭水纶
 
垂纶渭川
  
太傅翊周
 
太公屠钓
  
屠饭
 
得熊罴
 
朝歌屠叟
 
朝歌鼓刀叟
 
水滨老
 
渭上叟
 
渭上钓人
  
渭川人
 
渭川叟
 
渭川图
 
渭川垂钓
 
渭川熊
 
渭川老
 
渭川遇主
 
渭川遗老
  
渭水垂纶
 
渭水钓
  
渭滨叟
 
渭滨器
 
渭钓
 
渭阳人
  
溪磻
  
熊罴兆
 
熊虎周郊卜
 
猎卜非熊
  
磻溪独钓
 
磻溪入钓
  
磻溪未遇
 
磻溪钓
  
经纶钓
 
莘渭擅耕鱼
 
起钓屠
 
钓人不钓鱼
 
钓叟值周王
 
钓周
     
钓磻溪
  
钓翁王者师
 
钓鱼人
   
非熊入梦
 
非熊梦
 
非熊罴
 
非熊老子
 
非熊远
  
飞熊兆
 
鱼钓终渭川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参考典故
梦傅野
 
太公望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韩诗外传》卷七~282~
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水经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兹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迹罕交,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维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晋·羊叔子(祜)《让开府表》
「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唐·李善注:「《尉缭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史记》曰:『太公望吕尚以渔钓奸周西伯。』」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昌为西伯,作邑于丰。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告群臣,与发并拜告梦。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止于昌户,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王。」将畋,史遍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遗汝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

简释

傅野:喻贤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

朝歌屠叟:喻未被赏识的贤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钓璜:指贤才将遇明主。唐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非熊:指扶持国政之相。唐元稹《有鸟二十章》:“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例句

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

垂纶非钓国,好学异希颜。 储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尔幽芳喻昔贤,磻溪冷坐权门咽。 元稹 山枇杷

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元稹 有鸟二十章

梦非熊虎数年间,驱尽豺狼宇宙闲。 刘商 观猎三首

莫恋此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渔人。 刘崇龟 寄桂帅

孤坐九层石,远笑清渭滨。 刘驾 钓台怀古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司空图 漫书五首之五

洪炉任铸千钧鼎,只在磻溪一缕悬。 司空图 杂题二首之一

折树休盘槊,沉钩且钓璜。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

江同渭滨远,山似傅岩高。 姚合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还嗤渭滨叟,岁晚独垂纶。 孙逖 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

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溪磻。 张浑 七考诗会

熊罴先兆庆垂休,天地氤氲瑞气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抟生日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 方干 献王大夫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方干 献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方干 赠中岩王处士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沉。 方干 陆山人画水

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磻石挂纤钩。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说与众佣同版筑,吕将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大则化龙骑,小可钓璜用。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

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

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李峤

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 李峤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终年独钓鱼。 李涉 寄赵准乞湘川山居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变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李颀 送乔琳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杜甫 伤春五首之三

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 权德舆 渭水

非熊德愧当周辅,称杰叨惭首汉臣。 欧阳詹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 武平一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况是昭明食鱼郡,不妨闲掷钓璜钩。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沈佺期 钓竿篇

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钓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摛豹歌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罗邺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 苏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 苏颋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

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 贯休 渔家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还笑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韦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韩偓 寄隐者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韩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韵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骆宾王 畴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高适 金城北楼

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 魏知古 从猎渭川献诗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黄滔 严陵钓台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黄滔 题陈山人居

典故
卜肆寂寞
 
卜肆成都
 
卜肆贫
  
君平卜
 
君平市隐
 
君平帘下
 
君平说卦
 
君平卖卜
 
问君平
 
严君卦
 
严君卖卜
 
严君开封
   
严扬
 
严遵
 
寂寞君平
 
帘下君平
   
百钱卜肆
 
百钱问君平
 
蜀中夫子
  
蜀平

相关人物
严君平
 
严遵

参考典故
犯斗槎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3056~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

简释

成都卜:指雅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例句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刘君锡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姚合 送任尊师归蜀觐亲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崔涂 问卜

蜀严化已久,沈冥空所思。 张九龄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

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李博 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

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李德裕 题寄商山石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 送友人入蜀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李端 赠道士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 李贺 感讽五首

君平教说卦,夫子召升堂。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杜甫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借严君卖卜钱。 杜甫 清明二首之一

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武元衡 送温况游蜀

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 罗隐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若访严夫子,无嫌卜肆贫。 耿湋 送夏侯审游蜀

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 贾岛 寄令狐绹公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 郑世翼 过严君平古井

未酬阚泽佣书债,犹欠君平卖卜钱。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卖卜严将卖饼孙,两贤高趣恐难伦。 韩偓 两贤

典故
不识金貂重
 
相如酒渴对文君
 
脱貂贳醑
 
裘貂醉
 
解金貂
  
贳貂裘
 
醉当貂裘
 
金貂不抵银瓶贵
  
金貂换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阮孚
 
卓文君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瞻弟)阮孚〉
孚字遥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而以字焉。初辟太傅府,迁骑兵属。避乱渡江,元帝以为安东参军。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时帝既用申韩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弃也。虽然,不以事任处之。转丞相从事中郎。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帝每优容之。琅邪王裒为车骑将军,镇广陵,高选纲佐,以孚为长史。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僶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转太子中庶子、左卫率,领屯骑校尉。
《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对饮。

简释

金貂换:文人狂放不羁,或喻喜好饮酒。唐温庭筠《寄卢生》:“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


例句

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 王维 过崔驸马山池

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蔡顺分椹

相关人物
蔡顺(君仲)


《太平御览》卷九七三
《汝南仙贤传》曰:蔡君仲孝养老母。时赤眉乱,君仲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之,荅云:『黑者与母,赤者自食。』贼嘉之,与盐二升。

例句

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二满三平(二滿三平)  拼音:èr mǎn sān píng
平平淡淡,过得去。宋。陈亮〈三部乐。小屈穹庐〉词:「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也作「三平二满」。
《漢語大詞典》:四愁
(1).“ 四愁诗 ”的省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汉 张衡 所作,伤时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诗:“ 宋玉 怨三秋, 张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诗:“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分類:愁思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漢語大詞典》: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漢語大詞典》:豹蔚
(1).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后以“豹蔚”比喻君子、贤者风度姿容美好。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大人虎炳,君子豹蔚。” 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诗:“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驤。”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自标奇瑋,难藏豹蔚之姿;本俟遭逢,果振螭蟠之举。”
(2).借指君子、贤者。 明 黄尊素 《〈倪文正公集〉叙》:“不信其言,则貍斑与豹蔚争坐, 陇廉 与 娵孟 同宫。”
《國語辭典》:豹变(豹變)  拼音:bào biàn
本指一个人的迁善去恶或行为思想的改变。语出《易经。革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今称人由贫贱而显达。《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视彭韩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
《漢語大詞典》:张良椎(張良椎)
指 张良 狙击 秦始皇 的铁椎。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在 秦 张良 椎,在 汉 苏武 节。”
《漢語大詞典》:沙椎
指 汉 张良 同刺客在 博浪沙 以铁椎狙击 秦始皇 之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清 黄景仁 《荆轲故里》诗:“市筑怜同伴, 沙 椎付后生。”
《漢語大詞典》:沧海君(滄海君)
秦 时一贤者之号。沧,也写作“仓”。史记·留侯世家:“ 良 尝学礼 淮阳 。东见 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汉书·张良传同。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海神也。’ 如淳 曰:‘ 东夷 君长也。’二説并非。盖当时贤者之号也。 良 既见之,因而求得力士。”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感激 黄石老 ,经过 沧海君 。”一说,为假托的人名。见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史迁叙事意在言外
分類:贤者写作
《國語辭典》:投琼(投瓊)  拼音:tóu qióng
1.以美玉赠予友人,后泛称馈赠友人物品。北周。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
2.掷骰子。宋。范成大 上元纪吴下节物诗:「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酒垆先叠鼓,灯市蚤投琼。」
3.指骰子。《资治通鉴。卷二六六。后梁纪一。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开平元年》:「帝复与宗戚饮博于宫中,酒酣,朱全昱忽以投琼击盆中迸散。」元。胡三省。注:「此所谓投琼,即骰子也。」
《國語辭典》:木桃  拼音:mù táo
1.大的桃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谓之夏李,尤小者呼为鼠李;桃大者为木桃。诗云:『投我以木桃』是也。」
2.楂子的别名。参见「楂子」条。
《國語辭典》:木瓜  拼音:mù guā
1.植物名:(1)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花分红白,梨果也称为「木瓜」,椭圆形。原产于中国大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性温,色黄,气香,可食,亦可供药用。(2)番木瓜科番木瓜属,「番木瓜」之俗称,参见「番木瓜」条。
2.《诗经。卫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木瓜,美齐桓公也。」一说此为寻常赠答之诗。首章二句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宋 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 苏轼 《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漢語大詞典》:曹刘(曹劉)
(1). 曹操 、 刘备 的并称。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夫 曹 刘 之将,非一世所选。”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 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阿龙 北固 持双矛,披图 赤壁 思 曹 刘 。”
(2). 曹植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唐 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 刘 须在指挥中。”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國語辭典》:南冠  拼音:nán guān
1.泛指南方人。隋。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2.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國語辭典》:南音  拼音:nán yīn
1.泛指南方的音乐或口音。《文选。张衡。南都赋》:「帝王臧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文选。左思。吴都赋》:「登东歌,操南音。」
2.一种曲艺。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鱼书、龙舟歌为基础,吸收扬州弹词等曲种的音乐发展而成。有百年历史,以清唱为主。唱词多七字句,格律严谨,唱腔悠扬婉转,旋律优美。传统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宋。文天祥〈正气歌〉:「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漢語大詞典》:楚怀(楚懷)
(1).指 战国 楚怀王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 殷 后乱天纪, 楚怀 亦已昏…… 比干 諫而死, 屈平 窜 湘 源。” 唐 白居易 《偶然》诗之一:“ 楚怀 邪乱 灵均 直,放弃合宜何惻惻!”
(2).谓对 楚国 的怀念。借指怀乡之情。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楚 怀奏 钟仪 , 越 吟比 庄舃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参见“ 楚奏 ”。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國語辭典》:橘井  拼音:jú jǐng
湖南省郴县东的一口井。因神仙传载苏仙公告母以井水橘叶疗疾的故事而得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苏仙公》。
《國語辭典》:消魂  拼音:xiāo hún
为情所惑而心神迷乱。宋。陆游〈浪淘沙。绿树暗长亭〉词:「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又不知归期定准,只落的无语闇消魂。」也作「销魂」。
《國語辭典》:销魂(銷魂)  拼音:xiāo hún
心迷神惑。《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宋。苏轼 浣溪沙。桃李溪边驻画轮词:「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也作「消魂」。
《漢語大詞典》:销黯(銷黯)
犹言黯然销魂。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销黯。销黯,门共宝匳长掩。” 宋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词:“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輦。” 宋 赵长卿 《祝英台近·武陵寄暖红诸院》词:“记临岐,销黯处。离恨惨歌舞。”
《漢語大詞典》:魂消
见“ 魂销 ”。
《漢語大詞典》:魂销(魂銷)
亦作“ 魂消 ”。
(1).指死亡。 唐 元稹 《感梦》诗:“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絶魂销动隔年。今夜 商山 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
(2).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旧唐书·郑畋传:“自 函 洛 构氛,鑾舆避狄,莫不指铜驼而眥裂,望 玉垒 以魂销。” 宋 张先 《南乡子》词:“何处可魂消? 京口 终朝两信潮。” 清 王士禛 《灞桥寄内》诗:“ 太华 终南 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漢語大詞典》:十日欢(十日歡)
见“ 十日饮 ”。
《漢語大詞典》:十日饮(十日飲)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 平原 十日饮, 中散 千里游。”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亦作“ 十日欢 ”。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漢語大詞典》:十日饮(十日飲)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 平原 十日饮, 中散 千里游。”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亦作“ 十日欢 ”。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漢語大詞典》:垂竿
垂钓。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一:“ 侯 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清 孙枝蔚 《善哉行》:“河冰三尺,枉用垂竿。”
分類:垂钓
《國語辭典》:垂纶(垂綸)  拼音:chuí lún
1.钓鱼。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二:「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宋。张元干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2.隐居或退隐。《抱朴子。外篇。嘉遁》:「漆园垂纶而不顾卿相之贵,柏成操耜而不屑诸侯之高。」
《國語辭典》:垂钓(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钓鱼。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红楼梦》第四九回:「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
分類:垂钓钓鱼
《漢語大詞典》:屠钓(屠釣)
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韩诗外传》卷八:“ 太公望 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 朝歌 ,赁於 棘津 ,钓於 磻溪 。”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 吕尚 之处屠钓,至陋也。”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八:“随身百轴字平安,身世无如屠钓宽。”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 陈 夏 千亩漆;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 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 渭川 致乎斯景, 黄岗 寓乎此身。”
(2).乐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四:“ 彭年 善舞, 鹤年 、 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陕西省 大荔县 东南。周书·文帝纪下:“﹝ 宇文泰 ﹞遂进军至 渭曲 ,背水东西为阵。”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
《漢語大詞典》:渭滨(渭濱)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漢語大詞典》:溪石(谿石)
(1).溪流中的石头。 唐 皮日休 《临顿奉题屋壁》诗:“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2).指 端谿 砚石。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谿石含餘润,奚墨凝幽香。” 施国祁 注引东轩笔录:“ 端溪 砚石有三种:曰巖石,曰西坑,曰后歷。”
《國語辭典》:熊罴(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罴。《书经。禹贡》:「熊罴狐狸,织皮。」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军队。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3.比喻辅君的贤臣。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漢語大詞典》:猎渭(獵渭)
传说 周文王 出猎 渭 滨,获王者师 吕尚 ,故以“猎渭”谓获贤才。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从来国器重,见谓骨相奇,筑 巖 发梦寐,猎 渭 非熊螭。”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吕尚 的别称。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诗:“不及 磻溪叟 ,身闲长自由。”参见“ 磻溪 ”。
分類:吕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也称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也称为「璜溪」。
《漢語大詞典》:钓国(釣國)
(1).求用于国君。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 吕望 当年展庙謨,直鉤钓国更谁如。”参见“ 钓川 ”。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唐 独孤授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屈於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於一臺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钓渭(釣渭)
指 周 吕尚 垂钓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韩愈 《叉鱼》诗:“如 棠 名既误,钓 渭 日徒消。” 钱仲联 集释引 顾嗣立 曰:“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尚 年老渔钓, 周西伯 出猎,遇於 渭 之阳。’”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为筑巖钓 渭 ,亦过矣哉。”参见“ 钓川 ”。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钓玉(釣玉)
比喻选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钓竿篇》:“钓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贤。” 唐 方干 《献王大夫》诗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鉤。” 宋 司马光 《祁国正献公挽歌》之二:“钓玉 吴臺 旧,诛茅 梁苑 新。”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钓璜(釣璜)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见 吕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钓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吕 佐检德合,於今 昌 来提。”’” 唐 刘禹锡 《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
(2).借指贤臣。 清 顾炎武 《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漢語大詞典》:钓筑(釣築)
渔钓和版筑。用 周 吕尚 钓于 磻溪 和 傅说 举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宋 杨万里 《纪闻》诗:“ 宾王 欺钓筑, 君实 误儿童。” 宋 陆游 《秋霁遣怀》诗:“人生富贵本细事,钓筑逢时俱将相。”参见“ 钓川 ”、“ 版筑饭牛 ”。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漢語大詞典》:非熊兆
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 唐 李峤 《雾》诗:“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谁知倚马高,得遂非熊兆。”参见“ 非熊 ”。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國語辭典》:非罴(非羆)  拼音:fēi pí
比喻能够扶持国政的贤臣。《六韬。卷一。文韬。文师》:「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郦,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宋。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之一:「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天乎容此虏,帝者渴非罴。」
分類:周文王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國語辭典》:君平  拼音:jūn píng
汉代高士严遵的字。参见「严遵」条。
《漢語大詞典》:严家(嚴家)
家规严厉的人家。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参见“ 严家饿隶 ”。
《漢語大詞典》:严家饿隶(嚴家餓隸)
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清 姚鼐 《论书绝句》:“薑芽敛处成何状,正得严家饿隶伦。”
《漢語大詞典》:严平(嚴平)
严厉公正。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
分類:严厉公正
《漢語大詞典》:成都卜
见“ 成都卖卜 ”。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漢語大詞典》:蜀严(蜀嚴)
即 汉 蜀郡 庄遵 。 遵 字 君平 。避 汉明帝 刘庄 讳,改姓 严 ,故称。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蜀严 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 随 和 何以加诸。”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蜀郡 严君平 ,湛深玄默无欲也。” 明 陈子龙 《同惠朗处中胜时分赋高士传》:“ 蜀严 既沉冥,寡营协幽尚。”
分類:蜀郡君平
《國語辭典》:貂裘换酒(貂裘換酒)  拼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晋人阮孚曾经以貂裘换取美酒。典出《晋书。卷四九。阮藉传》:「尝以金貂换酒,复为劾,帝宥之。」后用以形容富贵者的豪放不羁。
《漢語大詞典》:金貂取酒
见“ 金貂换酒 ”。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
《國語辭典》:金貂换酒(金貂換酒)  拼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晋代阮孚任高官后,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换酒来喝。见《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后用以形容富贵者放荡不羁。如:「他一向出手豪阔,兴致一来,金貂换酒,一掷千金,丝毫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