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刮目
吕相金
灌坛雨
匡惠帝
黄钟大吕
嵇吕
良谋子牙
吕布遭围下邳
吕葛
吕公
吕公篆
吕禄
吕蒙营
吕尚封国
孟津
典故  
吴阿蒙

相关人物
吕蒙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274~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简释

刮目:指另眼看待,用新眼光看人。宋苏舜钦《送李冀州》:“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懦生羞。"

吴阿蒙:指人平庸。清顾汾《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


例句

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苏舜钦 送李冀州

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 顾汾 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

典故 
吕相金
 
相关人物
吕不韦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简释

千金字:喻妙文佳作。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例句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李峤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王维 上张令公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典故
灌坛雨
 
灌坛风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搜神记》卷四
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为东海妇,欲归,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大风疾雨,是毁其德也。」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博物志》卷七《异闻》
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为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

简释

灌坛雨:咏雨,或喻有德政。唐杜甫《题都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例句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杜甫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

典故
匡惠帝
  
护汉储

相关人物
刘盈
 
刘邦(汉高祖)
 
吕后
 
张良

参考典故
四皓


《汉书》卷四十《张良传》
「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阳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例句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 储光羲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卒能匡惠帝,岂不赖留侯。 张说 赠崔公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杜甫 述古三首之三

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韦庄 寄从兄遵


《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339~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汉·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
《礼记注疏》卷十七〈月令〉~344~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汉·郑玄注引《周语》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又,「律中大吕。」汉·郑玄注引《周语》曰:「大吕助阳宣物。」
典故
千里价
 
千里驾
 
寻嵇
  
嵇驾

相关人物
吕安
 
嵇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69~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晋书》卷四十九〈嵇康列传〉
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简释

寻嵇:喻对朋友的思念。唐李白《酬坊州工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例句

今朝忽枉嵇生驾,倒屣开门遥解颜。 崔兴宗 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房琯 题汉州西湖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李峤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 杜甫 骢马行

风期嵇吕好,存殁范张亲。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韦嗣立 奉和张岳州王潭别诗二首

典故
良谋子牙

相关人物
吕尚(姜子牙)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8~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彊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脩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典故
吕布遭围下邳

相关人物
吕布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吕布〉~2450~
建安三年,布遂复从袁术,遣顺攻刘备于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操乃自将击布,至下邳城下。遗布书,为陈祸福。布欲降,而陈宫等自以负罪于操,深沮其计,而谓布曰:「曹公远来,埶不能久。将军若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馀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则将军救于外。不过旬月,军食毕尽,击之可破也。」布然之。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归我。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乎?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布乃止。而潜遣人求救于袁术,自将千馀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术亦不能救。……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诸葛亮(字孔明)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佐刘备,拜为蜀相,成就三分天下大业。」

例句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杜甫 晚登瀼上堂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公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44~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典故
吕公篆


《宋朝事实类苑》卷四十三〈仙释僧道·吕先生〉~560~
宿州天庆观,有神仙题诗二绝于五星门扉之上,俗传云吕先生神篆。其诗曰:『秋景萧条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云迷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又曰:『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内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后为人刮去,墨?犹存,乃知非常人书也。
典故
吕禄

相关人物
吕禄


《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彊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弟吕禄为胡陵侯,续康侯后。」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高后崩。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产为相国,皆居长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吕禄、吕产欲作乱关中,朱虚侯与太尉勃、丞相平等诛之。」

例句

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 张说 五君咏五首(并序)之魏齐公元忠

典故
吕蒙营

相关人物
吕蒙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例句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杜甫 公安县怀古

典故
吕尚封国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周武王


《史记》卷四《周本纪》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例句

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杜甫 昔游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9~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漢語大詞典》:刮目
(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國語辭典》:吴下阿蒙(吳下阿蒙)  拼音:wú xià à méng
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见《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常有当俭不俭,因留馀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
《漢語大詞典》:千金字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价值极高。语本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 咸阳 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唐 杨炯 《和郑校讐内省眺瞩思乡怀友》诗:“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牋。” 唐 王维 《上张令公》诗:“市閲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唐 许孟容 《答权载之离合诗》:“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
《漢語大詞典》:挂秦金
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 唐 李峤 《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國語辭典》:羽翼  拼音:yǔ yì
1.禽鸟的翅膀。《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孔子家语。卷五。颜回》:「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
2.辅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主之所以自羽翼者,岩穴之士徒也。」汉。枚乘 七发:「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閒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3.比喻辅佐的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
4.党羽。《三国演义》第一○回:「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若论那些大盗,无论头目人物,就是他们的羽翼,也不作兴有一个被玉太尊捉著的呢。」
《國語辭典》:黄钟大吕(黃鐘大呂)  拼音:huáng zhōng dà lǚ
黄钟,我国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而高妙。宋。陆九渊《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漢語大詞典》:嵇吕
三国 魏 嵇康 与 吕安 的并称。二人相交甚为友善。事见晋书·嵇康传。后因以借指挚友。 清 钱谦益 《闽中徐存永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论文 嵇 吕 更谁知,兵燹间关问索居。”
《漢語大詞典》:吕葛
周 吕尚 与 三国 蜀 诸葛亮 的并称。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漢語大詞典》:吕公
(1).指 吕尚 。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参见“ 吕牙 ”。
(2).指 吕嵒 ,即 吕洞宾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襄汉 隐者,躬耕数亩……一日,柱间得一絶,相传 吕公 作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岳阳吕翁》:“ 章騆 为 岳阳 守,闻城南老松之侧有 吕公 祠宇。”参见“ 吕洞宾 ”。
《漢語大詞典》:吕牙
即 吕尚 。因其字 子牙 故又称 吕牙 。孙子·用间:“昔 殷 之兴也, 伊挚 在 夏 ; 周 之兴也, 吕牙 在 殷 。” 清 唐甄 潜书·考功:“为将军者若 吕牙 ,为巡抚者若 召奭 。”参见“ 太公望 ”。
分類:吕尚
《國語辭典》:吕洞宾(呂洞賓)  拼音:lǚ dòng bīn
人名。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相传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人称为「吕祖」。也称为「吕纯阳」。
《漢語大詞典》:孟津
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在此盟会诸侯并渡 河 ,故一名 盟津 。一说本作 盟津 ,后讹作 孟津 。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书·禹贡:“导 河积石 ,至于 龙门 ,南至于 华阴 ,东至 厎柱 ,又东至于 孟津 。” 汉 史岑 《出师颂》:“昔在 孟津 ,惟师 尚父 。” 南朝 梁 沈约 《法王寺碑》:“昔 周 师集於 孟津 , 汉 兵至於 垓下 。” 明沈采《千金记·投阃》:“南征北讨,堪除残暴,把 江 淮 尽扫。义兵咸瞻旗纛,分明是会合 孟津 来到。”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欲以君主立宪定国,以中流人士执政,如捧土以塞 孟津 ,无所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