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1,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吐肝胆
吐口
醉吐茵
吐突
风吐
发吐
刚吐
吐万
吐下
言吐
烛吐
吐生
吐食
吐谈
急吐
《漢語大詞典》:吐肝胆(吐肝膽)
见“ 吐肝露胆 ”。
《漢語大詞典》:吐肝露胆(吐肝露膽)
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亦作“ 吐肝胆 ”。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二十餘年倾盖之友,六七十岁皓皤之夫,万里相逢,聚首他县,誓吐肝胆,尽脱皮肤。”
《國語辭典》:吐口  拼音:tǔ kǒu
透露口风。《金瓶梅》第三七回:「这婆子见他吐了口儿,坐了一回,千恩万谢去了。」
《漢語大詞典》:醉吐茵
见“ 醉吐相茵 ”。
《漢語大詞典》:醉吐相茵
典出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后以“醉吐相茵”称这一典故。 宋 张耒 《戒醉》诗:“醉吐相茵君勿恃, 丙公 遗事久寥寥。”亦省作“ 醉吐茵 ”。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之四:“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
《漢語大詞典》:吐突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 唐 代有 吐突承璀 ,见新唐书·宦者传上
《骈字类编》:风吐(风吐)
法苑珠林五种呕吐一风吐
《漢語大詞典》:发吐(發吐)
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北齐书·元文遥传:“ 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勑,号令文武,声韵高明,发吐无滞。”
《漢語大詞典》:刚吐(剛吐)
谓不畏强暴。语出《诗·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唐 司空图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一:“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分類:不畏强暴
《漢語大詞典》:吐万(吐萬)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 北周 有 吐万绪 。隋书北史有传。
《漢語大詞典》:吐下
呕吐下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晋书·蔡谟传:“ 謨 初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百喻经·倒灌喻:“即便以餘药服之,方得吐下,尔乃得瘥。”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人有病而啜粥者,於吐下之后可也。未吐下时而先啜粥,非直滋病,亦欧恶不能下噲咽。”
分類:呕吐下泻
《漢語大詞典》:言吐
言谈。南齐书·倖臣传·纪僧真:“ 僧真 容貌言吐,雅有士风。”南史·到洽传:“ 洽 美容质,善言吐。”
分類:言谈
《骈字类编》:烛吐(烛吐)
唐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分类字锦》:吐生
埤雅兔口有缺吐而生子故谓之兔兔吐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吐食
同“ 吐哺 ”。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公虽勋参缔搆,位揔班条,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宋 叶适 《送陈子云通判》诗之二:“临餐吐食嗟无餘,幽情惨鬱时一舒。”
《漢語大詞典》:吐谈(吐談)
犹谈吐。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其中诸妓,多能文词,善吐谈,亦评品人物,应对有度。”
分類:谈吐
《韵府拾遗 麌韵》:急吐
刘诜诗我性不藏事急吐如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