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习惯(習慣)  拼音:xí guàn
1.长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或地方风尚。《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续孽海花》第四三回:「状元夫人既然打算在北京开码头,当然要晓得些北京的习惯。」
2.逐渐适应。如:「她已习惯都市里繁忙的生活步调。」《三侠五义》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骄侈倨傲,同流合污,已然习惯成性。」
《國語辭典》:素食  拼音:sù shí
1.蔬食,菜食里没有荤腥。《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
2.平时常吃的食物。《仪礼。丧服礼》:「传曰:『食菜果,饭素食。』」
3.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也作「素餐」。
《國語辭典》:素餐  拼音:sù cān
无功劳而空享俸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汉书。卷五七。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首善,馀皆素餐致寇之人。」也作「素食」。
《漢語大詞典》:衋伤(衋傷)
《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本谓衋然伤痛,后指悲伤,悲痛。 唐 白居易 《田布赠右仆射制》:“耸动人听,衋伤我怀。”金史·祁宰传:“慕义之士,衋伤厥心。”参见“ 衋然 ”。
《漢語大詞典》:衋然
悲伤痛惜貌。《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 孔 传:“民无不衋然痛伤其心。”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 清 龚自珍 《说月晷》:“予乃衋然於不艺不学,忝为士大夫老。”
《漢語大詞典》:骖騑(驂騑)
驾在服马两侧的马。墨子·七患:“彻驂騑,涂不芸。”后指驾车之马。 汉 蔡邕 《协和婚赋》:“车服照路,驂騑如舞。” 唐 王勃 《滕王阁序》:“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
《國語辭典》:茹荤(茹葷)  拼音:rú hūn
吃荤。《庄子。人间世》:「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茹荤。』」
《國語辭典》:茹素  拼音:rú sù
吃素。元。伊士珍《琅嬛记。卷上》:「下士学道,因其气昏,故茹素以澄其气。」
《國語辭典》:方家  拼音:fāng jiā
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参见「大方之家」条。
《漢語大詞典》:德邻(德鄰)
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何晏 集解:“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后指有德之人相聚为伴。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都士所采,各以德邻。” 孙中山 《第二次讨袁宣言》:“吾乃昔所不知,今皆竞义,德邻之乐,詎復可已。”
《漢語大詞典》:背指
(1).向后指画。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石出倒听枫叶下,櫓摇背指菊花开。”
(2).在背后指点。 宋 惠洪 《南昌重会汪彦章》诗:“去年兴发看京华,笑傲清狂人背指。”
《國語辭典》:泥首  拼音:ní shǒu
叩首至地而泥污额头。引申为谢罪。《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亮明日又泥首谢罪,乞骸骨,欲阖门投窜山海。」《文选。陆佐公。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严鼓未通,凶渠泥首。」也作「泥头」。
《漢語大詞典》:诸华(諸華)
犹诸夏。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左传·襄公四年:“劳师於戎,而 楚 伐 陈 ,必弗能救,是弃 陈 也。诸华必叛。” 杜预 注:“诸华,中国。” 晋 陆机 《吴趋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诸华。” 唐 柳宗元 《禡牙文》:“ 秦 定 百越 , 汉 开九郡,自兹编列,同于诸华。”
分類:中原后指
《國語辭典》:蕊榜  拼音:ruǐ bǎng
称科举时代的进士榜。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一○。蕊榜》:「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故曰蕊榜。」清。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英豪,蕊榜名标。」
《漢語大詞典》:金粟影
指 晋 顾恺之 所绘 维摩 画像。后指描绘传神的佛像。 唐 杜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 虎头 金粟 影,神妙独难忘。”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画者》:“称传神者曰 金粟 影笔画 维摩 。” 清 赵翼 《刘荫萱元寄藏佛一尊赋谢》:“安得 金粟 影接寥天长,玉毫光共素月皎。”
《漢語大詞典》:麻姑爪
麻姑 的手。 宋 苏辙 《赠吴子野道人》诗:“道成若见 王方平 ,背痒莫念 麻姑 爪。”后指美女子灵巧、纤长的手。
《國語辭典》:志书(志書)  拼音:zhì shū
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古迹、人物、风俗、物产等的书籍。如各省通志、府志、县志等。
《國語辭典》:殉身  拼音:xùn shēn
牺牲生命。《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分類:后指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