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6,分3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吃饭
吃茶
不吃
吃酒
吃得
吃吃
口吃
吃紧
吃食
吃人
吃用
吃苦
吃棒
吃不得
吃水
《國語辭典》:吃饭(吃飯)  拼音:chī fàn
1.进餐。如:「如果常因忙于工作而错过了吃饭时间,对身体不好。」《红楼梦》第二一回:「正闹著,贾母遣人来叫他吃饭,方往前边来,胡乱吃了半碗,仍回自己房中。」
2.维持生活。如:「他是靠做小生意吃饭的。」《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我儿这话一些不错,如来佛一粒米能普救天下的荒年,我们就靠著他吃饭哩,替他修修大殿,还不应该么!」
分類:吃饭生存
《國語辭典》:吃茶  拼音:chī chá
1.喝茶、饮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店主邀住道:『官人有句说话,请店里坐地。』入到里面坐定吃茶。」
2.旧时订婚,男方须送茶叶给女方,故俗称女子许配人家为「吃茶」。《西湖二集》卷一二:「是黄府小姐,今年只得十七岁,尚未曾吃茶。」《西湖佳话。断桥情迹》:「只生得一位小姐,叫名秀英,已是十八岁了,尚未吃茶。」
《漢語大詞典》:不吃
避免(如错误的、不合适的,令人讨厌的或有害的事物)例如:正常的吃素的人只是不吃鱼、肉和禽类。
有意避开某事物;放过。例如:不吃最后一道甜食。
不买帐。例如:软硬不吃。
《国语辞典》:吃酒  拼音:chī jiǔ
1.饮酒。《红楼梦》第一回:「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2.一种旧式婚礼中的仪式。
《国语辞典》:吃得  拼音:chī de
1.可以食用。如:「这种果子是吃得的。」
2.受得住。《西游记》第四○回:「只有得一个妖精,把我们头也摩光了;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还吃得有多少妖精哩!」
分类:吃得食用
《漢語大詞典》:吃吃
(1).形容说话结结巴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同,同志,’他吃吃地迎接着他们,‘你,你们……同,同,同志……’”
(2).犹汲汲。勤奋不怠貌。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攻文朝吃吃,讲学夜孜孜。”
形容笑声。《赵飞燕外传》:“帝昏夜拥 昭仪 ,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絶。”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 傅舍人 为太学博士,忽得肠痒之疾,至其剧时,往往对众失笑,吃吃不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既而灭烛就寝,满室吃吃作笑声。” 鲁迅 《野草·秋夜》:“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
《國語辭典》:口吃  拼音:kǒu jí
说话不流利,常有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无为,少耆欲。」《三国演义》第一○七回:「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也称为「结巴」。
《國語辭典》:吃紧(吃緊)  拼音:chī jǐn
1.形容情势紧张、急切。如:「近来国际局势吃紧,我们应以不变应万变。」
2.重要、有分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料著安老爷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
《國語辭典》:吃食  拼音:chī shi
点心之类的食物。《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这边桌子上,放著点子、傢伙、吃食,那边桌子上,又堆著天平、算盘、帐本子等类。」
《國語辭典》:吃人  拼音:chī rén
剥削、压迫人。如:「这东西价格订这么高,简直是吃人嘛!」
《漢語大詞典》:吃用
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费用。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这可是主儿家的事情,上上下下大家的吃用;别竟作好好先生临期自误。”
《國語辭典》:吃苦  拼音:chī kǔ
1.遭受痛苦。《水浒传》第四二回:「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倒教家中老父吃苦。」
2.耐苦。如:「他不能吃苦。」
《国语辞典》:吃棒  拼音:chī bàng
古时称受棒责之刑。《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
《國語辭典》:吃不得  拼音:chī bù de
1.不堪食用。如:「这道菜辣到吃不得。」
2.不可食。如:「河豚若处理不好则吃不得。」
3.忍受不了。如:「他吃不得苦。」
《國語辭典》:吃水  拼音:chī shuǐ
1.指船身入水的深度,为吃水深度之简称。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同一船舶亦因不同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吃水深度有所不同。
2.吸收水分。如:「这块地不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