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吃栗多
【佛学大辞典】
(杂名)梵语吃栗多。华言贱人也。底栗多。华言畜生也。
苾𠻱吃㗚知
【佛学大辞典】
(天名)摩醯首罗天之子名。大日经疏五曰:「苾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r!n!girit!i。
欲吃多
【佛学大辞典】
(杂语)Yukta,译曰冥符,契合之义。演密钞七曰:「梵云欲吃多,冥符义。」
博吃刍
【佛学大辞典】
(杂名)Paks!a,译曰魔军。大日经疏九曰:「魔军者,梵本正音搏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
吃素
【佛学大辞典】
(杂语)郑康成礼注曰:「素食平常之食。」汉书霍光传曰:「昌邑王典丧不素食。」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金史世宗纪曰:「山陵每以朔望致祭,朔则用素,望则用肉。」东京梦华录曰:「有素食店。」剑南集曰:「有素饭诗。」鼠璞曰:「今俗人食三长月素。释氏智论,天帝释以大宝镜照四部神州,每月一移,察善恶。正五九月照南赡州。唐人于此三月不行死刑,曰三长月,因戒屠宰。是以天帝释为可欺也。」通俗编曰:「吃素之风,肇始于唐,盛行于宋。沿至今日,名目转多。更有辛素,灶素,三官素,观音素,准提素,玉皇素。妇人女子,有一月间仅三数日不持素者。」
吃弃罗
【佛学大辞典】
(物名)Khakkhara,锡杖之梵名。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吃弃罗,即是鸣声之义。」
著衣吃饭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日常之事,无何等之奇特也。临济录曰:「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落吃涩弭
【佛学大辞典】
(术语)Laks!mi,译曰吉祥相。大日经疏八曰:「梵云落吃涩弭,翻为吉祥相,或云具相。亦是嘉庆义、吉祥义、吉庆义、灭德义、好相貌义,当知此名摄一切功德,故会意言之。」
微吃哩抳多
【佛学大辞典】
(杂语)Vikrid!ita,译曰踊跃。大日经疏一曰:「梵云微吃哩抳多,是踊跃义、游戏义、神变义。」
僧吃烂底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tka%yadars/ana,萨迦耶见之萨,有三义,此其中之一义,译曰移转。大乘所立之身见也。
萨婆吃隶奢
【佛学大辞典】
(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
逻吃洒
【佛学大辞典】
(术语)Laks!an!a,又作逻乞洒,椤乞尖拿。译曰相。事物之诸相也。大日经七曰:「梵云逻吃洒,此翻为相。」演密钞八曰:「梵语逻乞洒,此释为相。」梵语杂名曰:「相,罗乞尖拿。」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俗语佛源】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吃十方
【俗语佛源】
出家人靠信徒布施、化缘度日,俗称「吃十方」。此外,出家人云游各处,可在十方丛林中挂单,免费食宿,这是「吃十方」的又一层意思。佛经上称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空间为「十方」或「十方世界」。如《无量寿经》卷下:「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又,接待四方僧人的寺院及其庙产等,称为「十方丛林」或「十方常住」。《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谓:「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四方。」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寺僧平时吃著十方,此际料没有凌波出险、载米上门的了。」又如吴 《朱元璋传》第一章二:「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布施吃不完。」又,靠和尚吃饭,俗谓之「吃十一方」,亦用作调侃话。如《品花宝鉴》第五十回:「仲清等不好再说,只得谢了一声说:『我们竟吃到十一方了!』」(李明权)
穷吃素,老看经
【俗语佛源】
「吃素」即「素食」。《汉书·霍光传》:「居道上不素食。」颜师古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本谓居丧不肉食。后特指佛教徒持戒不食鱼肉荤腥。如唐·颜师古《匡俗正谬》卷三所说:「今俗谓桑门(佛教僧侣)斋食为素食。」原先,小乘教徒仍可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和不为我而杀。大乘教对出家人禁一切肉食。「看经」即阅读佛经。佛门常劝信士「读诵大乘,近善知识」。佛经称为「法宝」、「法身舍利」。看经是佛教徒产生「正信」、「正见」并走上「正道」的主要途径。「穷吃素,老看经」应是世俗的一种偏见。不过,这句俗语的语词意义是说,环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如元·杨瞿《刘行首》第二折:「你不知道闲官清,丑妇贞,穷吃素,老看经。我如今青春之际,我怎生出的家!」(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