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如倦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唐蒙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44~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典故
相如云梦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3~
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馀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岩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琨珸,瑊玏玄厉,碝石武夫。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䔮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莲藕菰芦䕡轩芋,?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玳瑁蛟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楂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赤猿蠼蝚,鹓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豻,兕象野犀,穷奇獌狿。」
典故
屑曲

相关人物
刘曜
 
司马邺


《晋书》卷五《孝悯帝纪》
八月,刘曜逼京师,内外断绝,镇西将军焦嵩、平东将军宋哲、始平太守竺恢等同赴国难,曲允与公卿守长安小城以自固,散骑常侍华辑监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郡兵东屯霸上,镇军将军胡崧帅城西诸郡兵屯遮马桥,并不敢进。冬十月,京师饥甚,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太仓有曲数十,曲允屑为粥以供帝,至是复尽。帝泣谓允曰:「今窘厄如此,外无救援,死于社稷,是朕事也。然念将士暴离斯酷,今欲闻城未陷为羞死之事,庶令黎元免屠烂之苦。行矣遣书,朕意决矣。」

例句

蒸鸡殊减膳,屑曲异和羹。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典故 
盐筱洒宫廊
 
安车望幸
 
插竹迎
 
羊车过
 
空望竹枝盐
 
系羊车
 
羊车来
 
羊车到
 
羊车去后
 
羊车望幸
 
赚羊车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上·胡贵嫔〉~962~
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而芳既入选,下殿号泣。左右止之曰:「陛下闻声。」芳曰:「死且不畏,何畏陛下!」帝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芳为贵嫔。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然芳最蒙爱幸,殆有专房之宠焉,侍御服饰亚于皇后。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帝甚有惭色。芳生武安公主。

例句

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 戴叔伦 宫词

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 杨师道 阙题

若见红儿此中住,不劳盐筱洒宫廊。 罗虬 比红儿诗

诸院各分娘子位,羊车到处不教知。 花蕊夫人 宫词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扬雄

参考典故
扬雄赋
 
献赋


《文心雕龙·丽辞》
「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
《文心雕龙·程器》
「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
《文心雕龙·辨骚》
「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迁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例句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杜牧 宣城赠萧兵曲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典故
夜失身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例句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典故
一曹三马

相关人物
司马懿
 
曹操(魏武帝)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20~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孙文懿,大行杀戮。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典故
一丘一壑
 
一邱一壑

相关人物
司马绍(晋明帝)
 
谢鲲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于东宫,语及夕,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纵意丘壑,自谓过之。』」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巧蓺〉~722~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典故
一语折冲遐裔

相关人物
司马子罕
 
晏婴


《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325~
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焉。景公觞之,饮酒酣,范昭曰:「请君之弃樽。」公曰:「酌寡人之樽,进之于客。」范昭已饮,晏子曰:「彻樽,更之。」樽觯具矣,范昭佯醉,不说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吾为子舞之。」太师曰:「冥臣不习。」范昭趋而出。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景公谓太师曰:「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太师对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而太师其与焉。」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例句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李端 送王少府游河南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王维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祖咏 酬汴州李别驾赠

多惭十载游梁士,却伴宾鸿入帝乡。 韦庄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多惭十载游梁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

典故
庾舅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庾亮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传。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时人或以为夏侯太初、陈长文之伦也。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峻平,帝幸温峤舟,亮得进见,稽颡鲠噎,诏群臣与亮俱升御坐。亮明日又泥首谢罪,乞骸骨,欲阖门投窜山海。帝遣尚书、侍中手诏慰喻:「此社稷之难,非舅之责也。」
《晋书》卷七《成帝纪》
帝少而聪敏,有成人之量。南顿王宗之诛也,帝不之知,及苏峻平,问庾亮曰:「常曰白头公何在?」亮对以谋反伏诛。帝泣谓亮曰:「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亮惧,变色。庾怿尝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与犬,犬毙,惧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怿闻,饮药而死。然少为舅氏所制,不亲庶政。及长,颇留心万机,务在简约,常欲于后园作射堂,计用四十金,以劳费乃止。雄武之度,虽有愧于前王;恭俭之德,足追踪于往烈矣。

例句

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 罗隐 建康

典故
喻蜀
 
蜀使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例句

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杜甫 王命

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杜甫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典故
元规端委,幼舆丘壑

相关人物
司马绍(晋明帝)
 
谢鲲
 
庾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曰:「鲲随王敦下,入朝,见太子于东宫,语及夕,太子从容问鲲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孰愈?』对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纵意丘壑,自谓过之。』」
《漢語大詞典》:相如檄
指 汉 司马相如 的《喻巴蜀檄》。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为郎数岁,会 唐蒙 使略通 夜郎 西 僰 中,发 巴 蜀 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餘人,用兴法诛其渠帅, 巴 蜀 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 相如 责 唐蒙 ,因喻告 巴 蜀 民以非上意。”后因以“相如檄”指晓谕军民的文告。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东北惊看 诸葛 表,西南更草 相如 檄。”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漢語大詞典》:扬马(揚馬)
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 陈思 称 扬 马 之作,趣幽旨深。” 唐 李端 《赠何兆》诗:“文章似 扬 马 ,风骨又清羸。” 明 张居正 《范比部鲁工部洪山人夜过得龙字》诗:“海南文章几 扬 马 ,天涯笑语自人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职方郎中 孙樵 ,有 扬 马 之文;前进士 司空图 ,有 巢 许 之风。”
《國語辭典》:摇尾(搖尾)  拼音:yáo wěi
卑躬屈膝、巴结讨好的样子。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阱先摇尾,迷津正曝腮。」《聊斋志异。卷一○。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漢語大詞典》:摇尾涂中(摇尾塗中)
战国 时, 楚王 派大夫去请 庄子 做官, 庄子 对 楚 大夫说:听说 楚国 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 庄子 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庄子·秋水。曳尾,犹摇尾。后因以“摇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 老子 以长生久视为业,而 庄周 贵於摇尾涂中,不为被网之龟,被绣之牛。”
《漢語大詞典》:游梁(遊梁)
(1).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 ﹞以貲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游 梁 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 兔园 之女,虽蚕饥而不自禁。” 宋 晏殊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游 梁 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明 何景明 《答雷长史》诗之三:“ 贾谊 功名终负 汉 , 马卿 辞赋尚游 梁 。” 清 张问陶 《独树店》:“ 宋玉 有怀仍忆 楚 , 相如 多病更游 梁 。”
(2).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之梁。详“ 游极 ”。
《漢語大詞典》:游极(遊極)
即浮梁。《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张铣 注:“游,浮;极,栋也。”参见“ 浮梁 ”。
指斗拱结构中的梁上的梁。文选·张衡〈西京赋〉:“跱游极於浮柱,结重欒以相承。” 薛综 注:“三辅名梁为极。作游梁,置浮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