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安隐(安隱)
(1).安稳。安定;平静。诗·大雅·緜“迺慰迺心” 汉 郑玄 笺:“民心定,及安隐其居。”《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庄严国土,人民炽盛,安隐快乐。” 清 龚自珍 《发天心文》:“我生天上,寂然安隐,得诸三昧。” 章炳麟 《四惑论》:“若更有知幸福之妄者,则当为人类断其追求无已之心,使归安隐,而竭能尽智以谋形质者,其可以已矣。”
(2).安稳。平安。 晋 王凝之 《与庾氏女书》:“得 郗中书 书,説汝勉难安隐,深慰悬心。”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中夜,见一道人,法服持锡,示以途径,遂得还路,安隐至家。” 唐 杜甫 《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幕下郎官安隐无?从来不奉一行书。” 宋 叶适 《题欧公书河豚诗后》:“因 仲止 寄此刻,谩题以当一笑。久别,安隐。”按,“隐”、“稳”古今字。参阅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字十一
《國語辭典》:古韵(古韻)  拼音:gǔ yùn
1.周、秦及两汉文字所用的韵,称为「古韵」。《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列传二。顾炎武》:「言古韵者,自明陈第,虽创辟榛芜,犹未邃密。炎武乃推寻经传,探讨本原。」
2.古典的风韵意趣。唐。杜牧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诗:「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漢語大詞典》:宙合
(1).谓囊括上下古今之道。管子·宙合:“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散之於无閒,不可名而山,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橐天地。”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云:“此名‘宙合’者,谓其道上极於天,下察於地,稽之往古,验之来今,推之四方,运之四时,皆一道所范围,而万物莫能外也。”
(2).囊括;包罗。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圣贯天地,宙合百家,虫人万千,内外精粗。”
(3).世间;天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宙合大矣,四部书未经目者,如 恒河 沙数,不知几千万亿条,可资采获者,日出而未有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陶曾佑 《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举凡宙合之事理,有为人群所未悉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民气彭张,天日腾笑,孰善赞颂,庶猗伟之声,将充宙合矣。”
《國語辭典》:通考  拼音:tōng kǎo
1.《文献通考》的简称。参见「文献通考」条。
2.会通古今,依次叙述的书,多以通考为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國語辭典》:通史  拼音:tōng shǐ
贯通古今,连贯各朝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
《漢語大詞典》:穷宙(窮宙)
谓穷究古今。文选·班固〈幽通赋〉:“胥仍物而鬼諏兮,乃穷宙而达幽。”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往古来今曰宙。” 吕向 注:“言相因之物,使鬼神为谋,乃可穷古今,通幽微也。”
《漢語大詞典》:达师(達師)
博通古今的师长。吕氏春秋·诬徒:“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吕氏春秋·审己:“先王名士达师之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
《國語辭典》:丛帖(叢帖)  拼音:cóng tiè
汇刻的古今碑帖。如:「他非常喜欢魏晋名家真迹丛帖。」
《漢語大詞典》:升元帖(昇元帖)
法帖名。 南唐后主 李煜 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 昇元 二年三月 建业 文房模勒上石”字样,故称。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书碑帖》:“ 江 南 后主 ,尝詔 徐鉉 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昇元帖’。此刻在 淳化 之前,当为法帖之祖也。”参阅 清 孙承泽 《闲者轩帖考》
《漢語大詞典》:酌古斟今
谓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明 杨慎 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亦作“ 酌古参今 ”。 清 冯桂芬 《邵步青医学三书序》:“ 步青先生 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説》,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於用。”
《漢語大詞典》:酌古沿今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唐 长孙讷言 《〈切韵笺注〉序》:“此製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國語辭典》:通今博古  拼音:tōng jīn bó gǔ
形容人见识广博,学识丰富,通晓古今之事。《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和他说到通今博古,他便说杂而不精。」《红楼梦》第三○回:「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也作「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国语辞典》:六十种曲(六十种曲)  拼音:liù shí zhǒng qǔ
书名。明代毛晋编。所收古今戏曲六十种,除《西厢记》为元杂剧外,其馀均为明代传奇。有《汲古阁本》。
《国语辞典》:谈古论今(谈古论今)  拼音:tán gǔ lùn jīn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如:「偶尔三五好友相聚,天南地北,谈古论今,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谈古说今(谈古说今)  拼音:tán gǔ shuō jīn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僧齐公一向与他相厚,出来接陪了。登阁眺远,谈古说今。」也作「论今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