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趾美
谓继承发扬前辈的事业和美德。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若既克自敬勤,及先人存,趾美进士,续闻成宗,唯服任遂功,为孝子在不怠。” 马其昶 注引 曾国藩 曰:“‘趾美’,犹踵美。” 明 归有光 《丘恭人七十寿序》:“其有子若孙,能趾美前人。” 清 钱谦益 《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今吾儒硕,趾美前修。”
《漢語大詞典》:聿脩
亦作“ 聿修 ”。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 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聿脩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 吕向 注:“聿,循;脩,治也。”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宝运,虽庶几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罗耶伽国:“今 戒日王 者,聿修前绪,篤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捨,於其施场,多聚珍货。”
《漢語大詞典》:述宣
(1).继承和发扬。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2).阐述;阐扬。《隋书·音乐志下》:“清庙歌辞,文多浮丽,不足以述宣功德。”
《漢語大詞典》:兴德(興德)
(1).振兴道德。礼记·王制:“明七教,以兴民德。”汉书·宣帝纪:“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
(2).发扬圣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 、 禕 、 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
《漢語大詞典》:祖言
犹祖述。谓阐述;发扬。《文献》第7辑:“古以兵书为最应用而又精深之学,而微言妙旨,几尽于十三篇之内,因此历代兵家皆祖言 孙武 ,为《孙子兵法》注疏、释义、发微者,据 陆达节 《孙子考》约得二百余家。”
分類:阐述发扬
《国语辞典》:花道  拼音:huā dào
一种插花的艺术。源于中国,发扬于日本。有许多种流派,如池坊流、古流等,花道的构图理论,主要为天地人三才论,即将一瓶花安排为三个层次或三个单位,以求均衡。
《國語辭典》:铁人(鐵人)  拼音:tiě rén
形容体魄特别强健的人,常指运动健将而言。如:「杨传广先生有『亚洲铁人』之称。」
《國語辭典》:金人  拼音:jīn rén
1.金属铸成的人像。《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文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佛像。《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天竺传》:「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3.宋人称金国的人民为「金人」。
《漢語大詞典》:显义(顯義)
(1).发扬正义。 汉 扬雄 《长杨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及其发举大谋,在仓卒扰攘之中,使信先成於敌人,赦 岑彭 以显义,若此足以见其度矣。”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君子乐奋节以显义,烈士甘危躯以成仁。”
(2).谓显著而重要的事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佃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然后标以显义,约以正辞。”
分類:发扬显著
《漢語大詞典》:辅宣(輔宣)
辅助并发扬。《汉书·谷永传》:“臣 永 幸得以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备拾遗之臣,从朝者之后,进不能尽思纳忠辅宣圣德,退无被坚执鋭讨不义之功。”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
《漢語大詞典》:素文
(1).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文选·班固〈幽通赋〉:“素文信而底麟兮, 汉 賔祚于异代。” 李善 注:“ 孔子 作《春秋》素王之文,以明示礼度之信而致麟。” 唐 王建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诗:“篋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2).白色的花纹。隋书·礼仪志七:“子、男、素朱綬,三采,青赤白,纯朱质,素文织之,长一丈四尺,百四十首,阔七寸。”
《漢語大詞典》:充美
(1).谓覆盖服色之美。礼记·玉藻:“服之袭也,充美也。” 孔颖达 疏:“谓覆盖裼衣之美。”
(2).发扬圣德。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伏遇某官体仁为任,充美在躬。”
《漢語大詞典》:发蕴(發藴)
阐发奥秘之情。引申为发挥才能,发扬美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慼则声共泣偕,信可以发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矣。”
《漢語大詞典》:弘长(弘長)
光大发扬。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 唐 高仲武 《中兴閒气集·钱起》:“‘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则礼义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长名流,为后楷式。”
弘大长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士元 弘长,雅性内融。” 李周翰 注:“弘,大;长,远也。言其思虑大远也。”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将恐弘长之道,别有未周。”北齐书·幼主纪论:“ 武成 风度高爽,经算弘长,文武之官,俱尽其力,有帝王之量矣。”
《漢語大詞典》:恢宣
广为发扬。《隋书·炀帝纪上》:“ 高丽 高元 ,亏失藩礼,将欲问罪 辽 左,恢宣胜略。”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五状》:“宜拔非常之才,待以不次之位,使其恢宣贤业,讲求庙算。”
分類:发扬
《漢語大詞典》:阐曜(闡曜)
发扬显示。《宋书·武帝纪中》:“公命世抚运,阐曜威灵,内研诸侯之虑,外致上天之罚。”魏书·崔鸿传:“ 世祖 雄才叡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秽。”
分類:发扬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