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千岁冰化(千岁冰化)
酉阳杂俎颇梨千岁冰所化也
分类:
《分类字锦》:千岁寒蛟(千岁寒蛟)
虞集 古桧诗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千岁鹤归(千歲鶴歸)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千岁鹤归”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题句四韵》:“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分類:故乡眷恋
《高级汉语词典》:千岁爷  拼音:qiān suì yé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國語辭典》:千岁一时(千歲一時)  拼音:qiān suì yī shí
形容机会极难得。《晋书。卷一二四。慕容云载记》:「公自高氏名家,何能为他养子!机运难邀,千岁一时,公焉得辞也!」也作「千载一时」。
《漢語大詞典》:千岁子(千歲子)
(1).植物名。藤生植物。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下卷:“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鬚緑色,交加如织。其子一苞恒二百餘颗,皮殻青黄色,殻中有肉如栗,味亦如之。乾者殻肉相离,撼之有声,似肉豆蔻。出 交趾 。”
(2).植物名。仙人掌的别名。植物名实图考·仙人掌草引 明 黄佐 《仙人掌赋序》:“仙人掌者,奇草也……俗呼为千岁子,云移植惟宜沙土。”
《分类字锦》:神龟千岁(神龟千岁)
史记龟策传神龟出于江水中庐江郡常岁时生龟长尺二寸者二十枚输太卜官因以吉日剔取其腹下甲龟千岁乃满尺二寸
分类:卜筮
《漢語大詞典》:千龄(千齡)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國語辭典》:葛藟  拼音:gé lěi
1.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属,蔓生藤本,有卷须。叶卵形或三角卵形,短小齿牙缘,表面有光泽,背面色白有柔毛。圆锥花序疏散;花瓣帽状结合脱落。秋初结实,浆果球形,熟时青黑色,可供食用。
2.葛和藟的合称。《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
3.《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葛藟,五族刺平王也。」或亦指流落异乡者感伤之诗。首章二句为:「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漢語大詞典》:千岁蔂(千歲虆)
葛藟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岁虆﹝释名﹞:“ 苏颂 曰:‘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茎,汁白而味甘,五月开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 陈藏器 曰:‘冬只凋叶,大者盘薄,故曰千岁虆。’”
分類:释名
《國語辭典》:肉芝  拼音:ròu zhī
1.传说中的仙草,旧时迷信吃了可以成仙。
2.道家指千岁蟾蜍、蝙蝠、灵龟、燕子等吃了可以长寿的仙药。
《漢語大詞典》:龟言(龜言)
(1).古人以为龟为四灵之一。传说千岁之龟能作人言,故古代小说笔记中常有龟言的传述。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吴 孙权 时, 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人甚怪之,担出欲上 吴王 ……既至 建业 , 权 命煑之,焚柴万车,语犹如故。 诸葛恪 曰:‘燃以老桑树,乃熟。’献者乃説龟树共言。 权 使人伐桑树煑之,龟乃立烂。”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季之雪。” 倪璠 注:“‘龟言此地之寒’者,此己时在 西魏 ,如客龟也。”太平御览卷五五九引 南朝 宋 郑缉之 《东阳记》:“ 独公山 有古冢临溪,其塼文曰:‘筮言吉,龟言凶。’”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东都 丰都 市在 长寿 市之东北。初筑市垣,掘得古冢……得铭云:‘筮道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於斯见矣。’当时达者参验,是 魏 黄初 二年所葬也。”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弟子所悼,营是幽宫;龟言既从,以安厥终。”
(2).龟卜所得之兆。
《漢語大詞典》:千岁室(千歲室)
语本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百岁、千岁,都是对人死的讳称。后因以“千岁室”指坟墓。 宋 朱熹 《次延之年兄韵呈伯时季路二兄》:“柏下竟开千岁室,竹间犹插万籤书。”
分類:百岁千岁
《漢語大詞典》:显千岁(顯千歲)
太平天囯 前期,诸王世子与天王第三子以下均称千岁。王长兄世子称“显千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王长兄世子呼称:王长嗣君显千岁。”
《國語辭典》:千秋万岁(千秋萬歲)  拼音:qiān qiū wàn suì
1.千年万年。形容经历长久的时间。汉。无名氏〈上之回〉诗:「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世乐无极。」《梁书。卷二二。太祖五王传。南平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也作「万岁千秋」。
2.祝人长寿的敬辞。《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徵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新唐书。卷一九。礼乐志九》:「臣某等不胜大庆,谨上千秋万岁寿。」
3.讳称帝王死亡。《史记。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新五代史。卷二四。唐臣传。郭崇韬传》:「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也作「万岁千秋」。
《漢語大詞典》:千秋岁引(千秋歲引)
词牌名。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宋 王安石 有《千秋岁引》词。亦称“ 千秋万岁 ”。 宋 李冠 有《千秋万岁》词,较“千秋岁引”多二衬字。参阅《词谱》
天衣拂千岁
【佛学大辞典】
(譬喻)假盘石劫之喻以示时之长也。璎珞本业经下曰:「譬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若一里二里,乃至四十里,亦名小劫。」智度论五曰:「劫义佛譬喻说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劫故未尽。」是名盘石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