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青草峒
峒名。峒在 青草山 上。 宋 真德秀 《少保成国赵正惠公墓志铭》:“会 黑风峒 罗世传 寇钞 郴 衡 间,而峒近 吉 之 龙泉 ……明年夏, 青草峒 寇作,亟遣兵平之。”亦省称“ 青草 ”。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黄纸红旗喧道路, 黑风 青草 空巢穴。”
分類:青草
《國語辭典》:假借 拼音:jiǎ jiè
1.借用。《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崔慰祖传》:「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常为辞。」《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袁峻传》:「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
2.凭借、借助。《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3.宽容。《战国策。燕策三》:「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仪独不假借,延心怀恨。」
4.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字有音无字形,而借用同音字来表达。如「令」本为发号之义,借为县令之令;「长」本为久远之义,借为县长之长。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凭借、借助。《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3.宽容。《战国策。燕策三》:「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仪独不假借,延心怀恨。」
4.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字有音无字形,而借用同音字来表达。如「令」本为发号之义,借为县令之令;「长」本为久远之义,借为县长之长。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漢語大詞典》:有间(有閒)
亦作“ 有间 ”。
(1).有区别;有差距。《庄子·天地》:“ 桀 跖 与 曾 史 ,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间也,而知人情伪。令自视何如即位时?’帝曰:‘有间矣。’”《金史·宗宪传》:“莫非王臣,庆幸岂可有间邪?”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 张子树 题其集曰《听松》。松之於雨於雪则有閒矣。”
(2).有嫌隙。《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 杜预 注:“间,隙也。”《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閒,於是设防,知蔽竝起。”
(3).有谗言。《史记·秦本纪》:“ 繆公 许之,使人与 丕郑 归,召 吕 郤 。 吕郤 等疑 丕郑 有閒,乃言 夷吾 杀 丕郑 。”
(4).病情渐有好转。《左传·昭公七年》:“ 晋侯 有间,赐 子产 莒 之二方鼎。” 杜预 注:“间,疾差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大臣衩衣见百官》:“时伏暑甚,丞相 淮 体弱不能胜,至闷絶。上亟召医,疾有閒。”
(5).有间隙。 宋 欧阳修 《读书》:“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药饵有间,时游庙堂。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1).有区别;有差距。《庄子·天地》:“ 桀 跖 与 曾 史 ,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间也,而知人情伪。令自视何如即位时?’帝曰:‘有间矣。’”《金史·宗宪传》:“莫非王臣,庆幸岂可有间邪?”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 张子树 题其集曰《听松》。松之於雨於雪则有閒矣。”
(2).有嫌隙。《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 杜预 注:“间,隙也。”《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閒,於是设防,知蔽竝起。”
(3).有谗言。《史记·秦本纪》:“ 繆公 许之,使人与 丕郑 归,召 吕 郤 。 吕郤 等疑 丕郑 有閒,乃言 夷吾 杀 丕郑 。”
(4).病情渐有好转。《左传·昭公七年》:“ 晋侯 有间,赐 子产 莒 之二方鼎。” 杜预 注:“间,疾差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大臣衩衣见百官》:“时伏暑甚,丞相 淮 体弱不能胜,至闷絶。上亟召医,疾有閒。”
(5).有间隙。 宋 欧阳修 《读书》:“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药饵有间,时游庙堂。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漢語大詞典》:同体(同體)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