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齐虏(齊虜)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 汉高祖 刘邦 发兵击 匈奴 , 齐 人 刘敬 以为不可。 高祖 怒,骂 刘敬 曰:“ 齐 虏!以口舌得官,今迺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 刘敬 。 元 戴表元 《〈齐东野语〉序》:“故 庄周 目《齐谐》为滑稽, 汉高 责 齐 虏以口舌。”
《漢語大詞典》:撑犁
亦作“撑犁”。 匈奴语称天。也写作“撑里”。汉书·匈奴传上:“ 匈奴 谓天为撑犁。” 宋 欧阳修 《代王状元拱辰谢及第启》:“ 陆机 閲史,尚靡识於撑犂; 枚皋 属文,徒率成於骫骳。” 清 钱谦益 《再次茂之他字韵》:“地更区脱徒为尔,天改撑犂可耐他。”
分類:匈奴写作
《国语辞典》:刘渊(刘渊)  拼音:liú yuān
人名。(西元?~310)字元海,匈奴人。读古书,习武艺,文武兼修。乘西晋八王之乱时,起兵反晋,攻入太原,据河东之地,自称为「汉王」,史称为「前汉」。谥光文。庙号高祖。
《漢語大詞典》:复陆(複陸)
复姓。 汉 有 复陆友 ,以 匈奴 降 汉 ,封 杜侯 。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1).即复道。文选·张衡〈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薛综 注:“复陆,复道阁也。於上转石,以象雷声。” 高步瀛 义疏:“ 朱珔 曰:‘《左氏·昭四年传》:“日在北陆。” 服 注云:“陆,道也。”故注以复陆为复道。’……注‘阁’字殆衍。”参见“ 复道 ”。
(2).重迭貌。
《國語辭典》:复道(復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间相连通行的道路。《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也作「复道」。
《國語辭典》:复道(複道)  拼音:fù dào
楼阁中上下重叠的通行道路。《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官,及閒往,数跸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也作「复道」、「复陆」。
《漢語大詞典》:左地
汉 代 匈奴 左贤王辖下的 上谷 以东地区。汉书·匈奴传上:“时﹝ 握衍胊鞮 ﹞单于已立二岁,暴虐杀伐,国中不附。及太子、左贤王数谗左地贵人,左地贵人皆怨。”
《漢語大詞典》:毡城(氈城)
亦作“氊城”。 古代 匈奴 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唐 张籍 《送和蕃公主》诗:“毡城南望无迴日,空见沙蓬水柳春。”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氊城莫相忆。”
《漢語大詞典》:西胡
古代对 葱岭 内外 西域 各族的泛称。 匈奴 居中,称 胡 或 北胡 ; 乌桓 、 鲜卑 在 匈奴 东,称 东胡 ; 西域 各族在 匈奴 西,称 西胡 。 王国维 《观堂集林·西胡考上》:“ 汉 人谓 西域 诸国为 西胡 ,本对 匈奴 与 东胡 言之。 前汉 人谓 葱岭 以东之国曰 西胡 。 后汉 人於 葱岭 东西诸国皆谓之 西胡 。 南北朝 人亦并谓 葱岭 东西诸国为 西胡 。 西胡 亦单称 胡 。”
《漢語大詞典》:沮渠
复姓。原为 匈奴 官名,后遂以为姓氏。 晋 有 沮渠蒙逊 。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漢語大詞典》:毡雪(氈雪)
西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 匈奴 胁迫 苏武 投降,不从,幽囚于空窖中,绝其饮食。天降雨雪, 苏武 以雪与旃(毡)毛并咽之,艰难备尝,终不肯屈。事见汉书·苏武传。后用为坚贞不屈之典。 明 张煌言 《复伪总督郎廷佐书》:“﹝忠贞之士﹞所图者国恨家仇,其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故每毡雪自甘,胆薪弥厉,而卒以成功者,古今以来何可胜数。” 明 张煌言 《失题》诗:“半匕分毡雪,三杯酌乳泉。”
《漢語大詞典》:裨王
汉 时称 匈奴 的小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 轻骑校尉 郭成 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十餘人,众男女万五千餘人,畜数千百万,於是引兵而还。”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云:‘裨王,小王也,若裨将然。’”
分類:匈奴
《漢語大詞典》:千长(千長)
匈奴 中管理一千户人家的官。史记·匈奴列传:“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之属。”
《漢語大詞典》:屠耆
匈奴 语译音。义译为贤。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屠,一作诸。”
《國語辭典》:荤粥(葷粥)  拼音:xūn yù
中国先秦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参见「匈奴」条。
《漢語大詞典》:头曼(頭曼)
匈奴 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单于曰 头曼 。”因借指外国国君。 清 张逸少 《北征凯旋诗》:“战伐夷 头曼 ,威名儷 有熊 。”
《漢語大詞典》:温禺
匈奴 贵族封号。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鍔。” 张铣 注:“温禺、尸逐,皆 匈奴 君长名号。”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左右温禺鞮王,次左右渐将王,是为六角:皆单于子弟,次第当为单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