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呜呜声
字尾
猪都
夏眠
气道
鱄鱼
羽嘉
壁虱
解蛰
海扇
泥笋
拟音
配对
末界
象龟
《漢語大詞典》:呜呜声
猫或其他动物在满意或高兴时发出的低沉连续的震颤声
与猫发出的呜呜声相似的声音。例如:合格马达发出的柔和的呜呜声。
《漢語大詞典》:字尾
交尾,动物交配。 章炳麟 《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者犹众。”
《漢語大詞典》:猪都(豬都)
(1).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动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下:“ 伍相 奴或扰人,许於 伍相 庙多已。旧説,一姓 姚 ,二姓 王 ,三姓 汪 。昔值洪水,食都树皮,饿死,化为鸟都,皮骨为猪都,妇女为人都……在树根居者名猪都,在树半可攀及者名人都,在树尾者名鸟都。”
(2).指豪猪。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冯浩 笺注:“桂海虞衡志:山猪即豪猪,身有棘刺,能振发以射人。二三百为群,以害禾稼,州洞中甚苦之。按,当即所谓‘猪都’也。”
分類:豪猪动物
《国语辞典》:夏眠  拼音:xià mián
部分动物为度过乾燥、酷暑等不良环境所带来的威胁,而潜伏在地下或泥中,静止或暂停其正常活动,此种现象称为「夏眠」。如热带地方的昆虫、蛇、壁虎、鳄鱼等都有夏眠现象。
《国语辞典》:气道(气道)  拼音:qì dào
1.空气经过动物的鼻、咽喉、气管以达肺部的通道。
2.水生或湿地植物体内的管状通气组织。
《国语辞典》:鱄鱼(鱄鱼)  拼音:zhuān yú
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山海经。南山经》:「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分类:动物
《漢語大詞典》:羽嘉
古代传说中飞行动物的远祖。《淮南子·墬形训》:“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鸞鸟,鸞鸟生庶鸟,凡羽者生於庶鸟。” 高诱 注:“飞龙、羽嘉,飞虫之先。”
《國語辭典》:壁虱(壁蝨)  拼音:bì sh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身体扁平,好乾燥,藏于板壁、草席缝隙间,吸人畜之血,传染疾病。也称为「蜰虫」、「臭虫」、「床虱」。
《漢語大詞典》:解蛰(解蟄)
谓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大戴礼记·夏小正:“﹝正月﹞鱼陟负冰。陟,升也。负冰云者,言解蛰也。” 王聘珍 解诂:“解读若解卦,犹开也。鱼,水虫也,盛寒之时,蛰於水下,逐其温煖,正月阳气既上,出游於水上,近於冰。”
《國語辭典》:海扇  拼音:hǎi shàn
动物名。刺胞动物门珊瑚纲柳珊瑚目柳珊瑚属。由圆柱形固著生活的水螅体组成,水螅体组成扇状群体,故称为「海扇」。活体呈红、黄或橙色,伸出的触手组成一个捕食浮游生物的网。扇形的群体多向横截水流的方向生长,以增加捕食的机会。可见于各大洋的浅水中,以佛罗里达、百慕达和西印度群岛的大西洋沿岸最多。
《漢語大詞典》:泥笋(泥筍)
(1).指含泥之荻芽。因荻之嫩芽似竹之笋,故称。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泥笋苞初荻,沙茸出小蒲。” 仇兆鳌 注:“荻笋含泥,蒲茸出沙。”
(2).状如蚯蚓的小动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南人口食可谓不择之甚……又有泥笋者,全类蚯蚓,扩而充之,天下殆无不可食之物。”
《国语辞典》:拟音(拟音)  拼音:nǐ yīn
1.由人造出来模仿物体、自然界所发的声音或动物的叫声,以加强电影、戏剧、广播、电视等音响效果。
2.声韵学上对一个已不使用的语言中,一个字的音读,按照语音系统及音变规律,进行拟测的方法,称为「拟音」。
《國語辭典》:配对(配對)  拼音:pèi duì
1.配合成双。如:「我们俩配对,参加双人溜冰比赛。」
2.动物交配。如:「动物学家利用人工配对的方式,来繁衍濒临绝种的稀有动物。」
《漢語大詞典》:末界
指与人类相对而言的动物界。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晋 杜预 注:“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
分類:动物
《國語辭典》:象龟(象龜)  拼音:xiàng guī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爬虫纲龟鳖目龟科。背甲直径可达一点七公尺,为世界上最大型的龟。背甲中央穹起,鳞十一枚,具斑纹,缘鳞在两旁各有七枚,缘鳞前部中央有一枚颈鳞,后部中央有臀鳞。头大颈长,可抬高一公尺。皮坚韧,略皱,色多青黑。栖于河滨,食鱼、虫、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