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动物(動物)  拼音:dòng wù
相对于植物的另一大类生物,这类生物多可自行摄食有机物以维生,有神经、感觉,并具运动能力。生存范围遍及世界各处。
《漢語大詞典》: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陆地动物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下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中国海洋动物可分为黄渤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它们分属于世界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温带海动物区和热带海动物区。
《國語辭典》:无脊椎动物(無脊椎動物)  拼音:wú jǐ zhuī dòng wù
体内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种类繁多,包括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圆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原索动物门等,估计约有一百二十万以上的种类,约占整个动物界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國語辭典》:线形动物(線形動物)  拼音:xiàn xíng dòng wù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身躯横面呈细长线状,全身不分环节,无纤毛,大多数雌雄异体,营寄宿生活。如蛔虫、钩虫等。也称为「圆形动物」。
《国语辞典》:轮形动物(轮形动物)  拼音:lún xíng dòng wù
动物学上指常栖于池沼水草间,形极微小的浮游生物。体的前端有轮盘状物,密生纤毛且伸缩自如,用以游泳及摄食,常以尾端附著他物。雌雄异体。为鱼虾类的天然饵料。现在一般水产养殖业已大量人工培养。
《国语辞典》:试管动物(试管动物)  拼音:shì guǎn dòng wù
利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动物。
《国语辞典》:海绵动物(海绵动物)  拼音:hǎi mián dòng wù
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体壁中有胶状物,内含骨骼,用以支持身体,骨骼有针骨和海绵丝两种,其中海绵丝可供洗涤用。最常见于浅海海域,呈褐色、红色、绿色等。
《国语辞典》:恒温动物(恒温动物)  拼音:héng wēn dòng wù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升降,且维持一定温度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都是。也称为「常温动物」、「温血动物」。
《国语辞典》:寄生动物(寄生动物)  拼音:jì shēng dòng wù
寄生于他种动物体内,摄取其养料以生存的动物。凡离开寄主后无法生活者,称为「绝对寄生性」;离开寄主后仍能生活的,则称为「兼性活物寄生」。
《国语辞典》:环节动物(环节动物)  拼音:huán jié dòng wù
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一门。其身体圆长或扁平,两侧对称,有许多相似的环节,以皮的筋肉,伸缩运行。虫体软而无骨、无壳、无足,内腔分节,间有隔膜,为闭锁循环,神经、循环、排泄、肌肉等都分节排列,体表覆角皮层,一般并具有角皮层的刚毛。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活于海水、淡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如蚯蚓、水蛭等。也称为「蠕形动物」。
《国语辞典》:节足动物(节足动物)  拼音:jié zú dòng wù
体无骨骼,而由多数环节所形成的动物。腹部两侧有数对脚,脚上有关节以利活动。雌雄异体。如蜻蜓、蜘蛛等。
《国语辞典》: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拼音:ròu shí xìng dòng wù
只吃肉类,而不食用植物的动物。
《国语辞典》:爬虫类动物(爬虫类动物)  拼音:pá chóng lèi dòng wù
一种脊椎动物。皮肤表面有角质鳞或甲,四肢短小,体温随气温改变而呈起伏,以腹贴地行走,属卵生或卵胎生,用肺呼吸。如蛇、龟、蜥蜴等。也称为「爬行动物」、「爬虫」。
《国语辞典》:两栖类动物(两栖类动物)  拼音:liǎng qī lèi dòng wù
能够同时生活在水中和陆地动物的统称。属脊椎动物,通常为变温动物。卵多产于水中,幼体用鳃呼吸,长成以后,可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通常没有鳞片及爪,皮肤光滑、潮湿。可分为无尾类、有尾类、无足类三类。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国语辞典》:杂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拼音:zá shí xìng dòng wù
不论是动、植物,都可作为食物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