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士(棄士)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士子。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是故 王莽 与 汉 公卿牧守夺 汉 , 光武 与 汉 之遗民弃士共诛。”
《漢語大詞典》:遗士(遺士)
(1).未被发现的才德之士;隐士。《韩诗外传》卷八:“ 申伯 、 仲山甫 乃并顺天下,匡救邪失,喻德教,举遗士,海内翕然向风。”
(2).前朝遗留下来的文士。元史·董士选传:“诸老儒及 西蜀 遗士,皆以书院之禄起之,使以所学教授。”
《漢語大詞典》:遗献(遺獻)
(1).前朝留下的文献。 清 全祖望 《湖语》:“旧文遗献,日以榛芜。”
(2).前朝留下的贤人。 罗惇曧 《文学源流》:“按 申公 为 荀卿 再传弟子, 辕固生 当 汉 兴时,年已三十餘, 韩婴 当 孝文帝 时,为博士,皆 先秦 之遗献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儒术》:“ 元遗山 在 金 元 之际,为文宗,为遗献,为愿修野史、保存旧章的有心人。”
《漢語大詞典》:献民(獻民)
(1).犹贤民。原指 周 灭 商 后, 商 遗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 殷 献民。” 孔 传:“﹝少子﹞行典常於 殷 贤人。” 孔颖达 疏:“ 周 受於 殷 ,故继之,於 殷 人有贤性,故称贤人。” 周秉钧 易解:“献民,贤民,与顽民相对,指服从 周 化者。”逸周书·作雒:“俘 殷 献民迁于 九毕 。” 孔晁 注:“献民,士大夫也。 九毕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在 周公 东征的过程中,大批 商 朝贵族成了俘虏, 周 人称他们为‘献民’。”
(2).泛指前朝遗民。 章炳麟 《〈南洋华侨志〉序》:“然自 赵氏 (指 宋 )之亡,逋臣献民,内偪胡寇,各往往彖走南国。”
《漢語大詞典》:胜民(勝民)
犹言前朝遗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咸入自觉之境矣。”参见“ 胜朝 ”。
分類:前朝遗民
《國語辭典》:胜朝(勝朝)  拼音:shèng cháo
后朝称被灭亡的前一朝代为「胜朝」。如:「胜朝旧事」、「胜朝遗老」。
《漢語大詞典》:遗弊(遺弊)
前朝遗留的弊病。《南齐书·高帝纪下》:“援拯遗弊,革末反本,使公不专利,氓无失业。”拾遗记·前汉上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汉 兴,继六国之遗弊,天下思於圣德,是以黔黎嗟 秦 亡之晚,恨 汉 来之迟。”
《漢語大詞典》:遗耇(遺耉)
前朝留下来的老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辽瀋 旧人,胜朝遗耉,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黄人 《〈清文汇〉序》:“当定鼎之始,山泽遗耉,抱器陈畴,綦多宾服。”
《漢語大詞典》:遗京(遺京)
前朝旧都城。 清 胡介 《吴梅村被徵入都》诗之四:“遗京节度新推轂,盛世朝廷倍重儒。”
《漢語大詞典》:备恪(備恪)
谓赐爵位予前朝皇嗣。《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五曰备恪,以卹胜国。 雍正 二年,詔访 明 代后嗣,得镶白旗 汉 军知府 朱之连 等六人引见。奉旨封 朱之连 为一等侯世袭。”
《国语辞典》:野获编(野获编)  拼音:yě huò biān
书名。明沈德符撰,三十卷。载万历以前朝野轶闻、风俗琐语颇为详备。
《漢語大詞典》:遗都(遺都)
指前朝都城。 清 陈芝光 南宋杂事诗之九四:“遗都莫谩溯繁华,椒壁觚棱半土沙。”原注:“《〈鳧藻集〉序》:‘ 钱唐 为前代之遗都,风气清美,有山川臺榭之胜,鱼稻茶笋之饶。’”
分類:前朝都城
《漢語大詞典》:亡国大夫(亡國大夫)
礼记·射义:“賁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餘皆入。” 孔颖达 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史记·淮阴侯列传:“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邹韬奋 《从心坎里》:“这种精神和‘亡国大夫’的奴性正是立于相反的两极端。”
《漢語大詞典》:遗老孤臣(遺老孤臣)
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倐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漢語大詞典》:遗黎故老(遺黎故老)
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明 宋濂 《曾君石表碑》:“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漢語大詞典》:柴天改物
谓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宋书·武帝纪赞:“至於鐘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 晋 ,异於 延康 之初,功实静乱,又殊 咸熙 之末。”梁书·元帝纪:“伏愿陛下扫地升中,柴天改物。”参见“ 柴天改玉 ”。
《漢語大詞典》:柴天改玉
谓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謡言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