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丁兰刻木

相关人物
丁兰


《初学记》卷十七
晋·孙盛《逸人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彷佛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后邻人张叔妻从兰妻借,兰妻跪抱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酣骂木人,杖敲其头。兰还,见木人色不怿,乃问其妻。妻具以告之,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兰,为之垂泪。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图其形像于云台也。

例句

丁兰刻木,伯瑜泣杖。 李瀚 蒙求

典故
刻木难对


《汉书》卷五十一《路温舒传》
路温舒《尚道缓刑书》:「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唐·颜师古注:「画狱木吏,尚不入对,况真实乎。期犹必也。议必不入对。」

《漢語大詞典》:刻木
(1).在木质器物上雕刻。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
(2).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3).谓将木雕成人像。 晋 干宝 《搜神记佚文》:“ 丁兰 , 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4).狱吏的代称。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参见“ 刻木为吏 ”。
《國語辭典》:刻木为吏(刻木為吏)  拼音:kè mù wéi lì
比喻对狱吏的痛恨。参见「削木为吏」条。《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分類:木头狱吏
《漢語大詞典》:画地刻木(畫地刻木)
指画地为牢,刻木为吏。后用为深嫉狱吏之词。梁书·王僧孺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於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分類:狱吏
《分类字锦》:刻木当亲(刻木当亲)
孙盛 逸民传丁兰者河内人也少丧考妣不及供养乃刻木为人髣髴亲形事之若生朝夕定省其后邻人张叔妻从兰妻有所借兰妻跪报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醉骂木人以杖敲其头兰还见木人色不怿乃问其妻妻具以告之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兰为之垂泪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图其形象于云台也曹植灵芝篇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煢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刑木人为泣血 免戾全其名。
分类:
《國語辭典》:刻木为吏(刻木為吏)  拼音:kè mù wéi lì
比喻对狱吏的痛恨。参见「削木为吏」条。《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分類:木头狱吏
《分类字锦》:刻木作羊
列仙传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云
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木为鹄(刻木爲鵠)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明 郑瑗 井观琐言卷一:“ 扬氏 《法言》, 王氏 中説,所谓刻木为鵠者也。”
《漢語大詞典》:象教
释迦牟尼 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故称佛教为象教。 南朝 梁 元帝 《内典碑铭集林序》:“象教东流,化行南国。”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男以无双令德,降帝子于凤楼;女则第一解空,归法王之象教。” 宋 陈师道 《游鹊山院》诗:“顿慑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魏 晋 以还,象教流入,朝野士夫,略开导见。”
《漢語大詞典》:鹭车(鷺車)
车名。一名鼓吹车。 隋 代所制,车柱顶端刻木为鹭,车身织物上绣有飞鹭,因名。也称白鹫车。 清 姚凯元 《重刻〈藤阴杂记〉后序》:“披豸袞而巡鐸邮规,饰鷺车而周庐警戒。”参阅隋书·礼仪志五宋史·舆服志一
《漢語大詞典》:丁兰(丁蘭)
汉 人。相传少丧父母,及长,刻木像,事之如生。后用以指代孝子。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九江太守武陵陈子威》:“世间共传 丁兰 剋木而事之,今此之事,岂不是似。” 三国 魏 曹植 《灵芝篇》:“ 丁兰 少失母,自伤早孤煢。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你个择邻的 孟母 ,休打这刻木的 丁兰 。” 清 顾炎武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诗:“欲向旧京传孝友,当时谁得似 丁兰 。”
《漢語大詞典》:绳契(繩契)
谓结绳刻木以记事。 明 张居正 《敕修东岳庙碑文》:“惟 岱宗 之神,自绳契以来,秩在祝史,通乎上下,今天下郡国,皆有东岳庙。”
《漢語大詞典》:鹿中
古代行射礼时用以盛筭之具。刻木为之,形似鹿,背有孔,中空,故名。射中,纳筭于口以记数。仪礼·乡射礼:“释获者执鹿中一人,执筭以从之。”
分類:射礼刻木
《漢語大詞典》:曲录床(曲录牀)
僧家用的禅床。因刻木成屈曲形为之,故名。 宋 陆游 《新作火阁》诗之二:“中安煮药膨朜鼎,傍设安禪曲录牀。” 清 金农 《秋雨》诗:“何以曲录牀,偃卧弔孤影。”亦作“ 曲录木 ”。《宋园悟佛果禅师语录》五:“三万二千师子座,争及此箇曲录木。”
《漢語大詞典》:闾中(閭中)
古行射礼时用以盛算之具。刻木为闾形,凿其背为口,国君郊射时用以承纳射中的数筹。仪礼·乡射礼:“於郊,则閭中,以旌获;於竟,则虎中,龙旜。”
分類:射礼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