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结绳(結繩)  拼音:jié shéng
1.将绳子打结。如:「童军老师教我们许多结绳的方法。」
2.上古无文字,以绳作结为记事的方法。参见「结绳记事」条。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漢語大詞典》:绳契(繩契)
谓结绳刻木以记事。 明 张居正 《敕修东岳庙碑文》:“惟 岱宗 之神,自绳契以来,秩在祝史,通乎上下,今天下郡国,皆有东岳庙。”
《漢語大詞典》:逾绳越契(逾繩越契)
亦作“踰绳越契”。
(1).谓在结绳、书契之前没有文字。绳、契指结绳、书契。后汉书·班固传下:“踰绳越契,寂寥而亡詔者,《繫》不得而缀也。” 李贤 注:“易·繫辞曰:‘上古结绳而化,后代圣人易之以书契。’踰、越,并过也。詔,誥也。言过绳契以上既无文字,故寂寥而无文誥。”
(2).引申指不通文字。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上以朝臣不足任使,所用文武,踰绳越契。”
《漢語大詞典》:镗锣(鏜鑼)
一种乐器。直径约两三寸的铜盘,旁边穿两个孔眼扣结绳子,一手提着,一手用木板敲打发声。中国歌谣资料《济南民歌·眼泪流湿破棉袄》:“十八个公,十八个婆,十八个小叔擎镗锣,十八个小姑使唤我。”
《国语辞典》:结绳而治(结绳而治)  拼音:jié shéng ér zhì
上古无文字,故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亦比喻以最清简的方法来治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