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态平衡(生態平衡)  拼音:shēng tài píng héng
自然环境中,因环境因素的改变,能抑制生物族群不过度繁殖,也可防止被完全毁灭,使生态系中各种生物维持恒定的数目,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國語辭典》:犬牙相制  拼音:quǎn yá xiāng zhì
形容错综参差,相互牵制。《史记。卷一○。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明史。卷三三○。西域传二。罕东左卫传》:「我朝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也作「犬牙相临」。
《漢語大詞典》:上层建筑(上層建築)
马克思主义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上并受其支配和制约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的观点,以及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地主阶级利用封建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改革,不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发展扫除道路。”
《國語辭典》:三权分立(三權分立)  拼音:sān quán fēn lì
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著《法意》一书,主张三权分立的学说,将国家统治权分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各自独立,互相制衡。该书影响现代宪政主义发展甚深。
《漢語大詞典》:刻绳(刻繩)
限制约束。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夫礼,依仁而著,仁则自然有礼,不待别为标识而刻绳之。”
《漢語大詞典》:匡制
匡正制约。晋书·慕容盛载记:“ 伊尹 处人臣之位,不能匡制其君,恐 成汤 之道坠而莫就,是以居之 桐宫 ,与小人从事,使知稼穡之艰难,然后返之天位,此其忠也。”
分類:匡正制约
《漢語大詞典》:禁情割欲
制约感情和欲望。 汉 王充 论衡·本性:“一岁婴儿,无推让之心:见食,号欲食之;睹好,啼欲玩之。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漢語大詞典》:节矜(節矜)
谓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韩诗外传》卷六:“所贵为士者,上不摄万乘,下不敢敖乎匹夫,外立节矜而敌不侵扰,内禁残害而君不危殆,是士之所长而君子之所致贵也。”
《國語辭典》: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拼音: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谚语)尽自己能力去做,但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天命了。《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红楼梦》第六回:「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