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开支(開支)  拼音:kāi zhī
1.支付。《文明小史》第一五回:「而且考有考费,可了开支公中的钱。」
2.支出的费用。如:「最近很多应酬,增加不少开支。」
《漢語大詞典》:用募
谓出钱雇人服役。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於畎亩。”
《國語辭典》:顶首(頂首)  拼音:dǐng shǒu
出钱承受他人的职业或财产。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其四,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也作「顶收」、「顶手」。
《漢語大詞典》:顶头银两(頂頭銀兩)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 顶银 ”。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 顶首 ”。
《国语辞典》:市立  拼音:shì lì
由市政府出钱设置管辖的。如:「市立图书馆藏书丰富,空间舒适,提供市民一个很好的阅读场所。」
《漢語大詞典》:雇山
汉 代女刑的一种。女子定罪后每月出钱雇人于山伐木以赎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女徒雇山归家。” 李贤 注引 萧该 《汉书音义》:“《令》甲:女子犯徒遣归家,每月出钱雇人於山伐木,名曰雇山。”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元年:“詔天下女徒已论,归家,出雇山钱,月三百。”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今宜申明旧令,若已伏官诛,而私相伤杀者,虽一身逃亡,皆徙家属于边。其相伤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
《国语辞典》:倒陪  拼音:dào péi
未得利益,还要另外拿出钱财或物品送人。《孤本元明杂剧。剪发待宾。第二折》:「我是一个巨富的财主,倒陪奁房,将我个描不成、画不就的女孩儿,与你儿子做媳妇。」也作「倒贴」。
《漢語大詞典》:六色钱(六色錢)
宋 王安石 熙宁 变法,其免役法规定,当役户、坊郭户、官户、女户、单丁、寺观等六种户可出钱免役,由州县雇役。六种户所缴之钱,称“六色钱”。亦称“ 六色役钱 ”。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臣愚以谓朝廷既取六色钱,许用雇役以代中等人户,颇除一害以全二利,此最良法,可久行者。”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然朝廷之法,官户等六色役钱,只得支雇役人。”
《国语辞典》:掏钱(掏钱)  拼音:tāo qián
拿出钱,可指付钱、付帐。如:「这顿饭不用你掏钱,由我请客!」
《漢語大詞典》:顾山钱(顧山錢)
汉 代妇女论罪后被遣还家,每月出钱雇人于山伐木,称“顾山钱”。汉书·平帝纪:“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已论者,罪已定也。令甲,女子犯罪,作如徒六月,顾山遣归。説以为当於山伐木,听使入钱顾功直,故谓之顾山。’ 应劭 曰:‘旧刑鬼薪,取薪於山以给宗庙,今使女徒出钱顾薪,故曰顾山也。’ 如 説近之。谓女徒论罪已定,并放归家,不亲役之,但令一月出钱三百,以顾人也。为此恩者,所以行太皇太后之德,施惠政於妇人。”
《國語辭典》:赈捐(賑捐)  拼音:zhèn juān
1.捐钱救济。如:「各地发挥爱心,纷纷赈捐灾区。」
2.清代有准许人民纳资捐官的办法,其中因赈灾需要而开的捐例称为「赈捐」。《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他这位大少爷,是前年赈捐便宜的时候,报捐分省知府,就在劝捐案内得了个异常劳绩,保了个免补本班,以道员补用,并加三品衔。」
《漢語大詞典》:挖腰包
指个人出钱。 夏衍 《论正规化》:“除极少数之外,大多数人再不像以前一样地剧运第一,个人第二,出力卖命,自己挖腰包来干戏剧了。”
分類:个人出钱
《國語辭典》:做东道(做東道)  拼音:zuò dōng dào
作主人或请客付帐。如:「今天就由我做东道,请大家上馆子吃一顿吧!」
《國語辭典》:东道主(東道主)  拼音:dōng dào zhǔ
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见秦穆公,要求秦军停止进攻郑国,郑国今后作为东路上的居停主人招待来往的秦国使者。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所以称为「东道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后借以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唐。李白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也作「东道」、「东道主人」。
《国语辞典》:赞助人(赞助人)  拼音:zàn zhù rén
赞成某种计画或事件而愿出力或出钱帮助的人。
《国语辞典》:出血筒子  拼音:chū xiě tǒng zi
比喻拿得出钱的人。如:「他不是个出血筒子,你甭想要他掏出钱来。」
《国语辞典》:絮锅儿(絮锅儿)  拼音:xù guō ér
赌博之前,各人出钱,堆叠一处,然后开赌,胜者从中取其若干,取尽为止,称为「絮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