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觌(私覿)
(1).谓私以礼物拜会出使国之国君。礼记·聘仪:“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覿,致饔餼。” 陈澔 集说:“私覿,私以己礼物覿见主国之君。”荀子·大略:“聘,问也;享,献也;私覿,私见也。” 王先谦 集解:“私覿,以臣礼见,故曰私见。” 唐 储光羲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裴回念私覿,悵望临清汜。”
(2).指私觌之礼物。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乃詔太子詹事 韦宗卿 、祕书少监 吕述 往蒞宾馆,以展私覿,稽合同异。”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今日养兵之外,又有岁币;岁币之外,又有私覿;私覿之外,又有正旦、生日之使。”
(3).同僚间的非公事相见。南史·萧惠基传:“尚书令 王俭 朝宗贵望, 惠基 同在礼阁,非公事不私覿焉。”
《國語辭典》:国使(國使)  拼音:guó shǐ
奉国命出使外国的官员。《元史。卷一一。世祖本纪八》:「日本国杀国使杜世忠等,征东元帅忻都、洪茶丘请自率兵往讨。」
《漢語大詞典》:奉节(奉節)
持节。谓出使。后汉书·班超传:“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 西域 ,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 西域 。”
《國語辭典》:银牌(銀牌)  拼音:yín pái
1.唐时乘驿的使者所持的银制符牌。《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唐有银牌,发驿遣使,则门下省给之。其制,阔一寸半,长五寸,面刻隶字曰『敕走马银牌』,凡五字。」
2.银质的奖牌。上面刻字,作竞赛优胜者奖励之用。通常用为运动竞赛得第二名的奖牌。
《漢語大詞典》:苏武节(蘇武節)
指 苏武 出使 匈奴 时所持的符节。 汉武帝 天 汉 元年, 苏武 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 匈奴 ,单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 坚贞不屈,持 汉 节牧羊于 北海 畔十九年, 始元 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在 秦 张良 椎,在 汉 苏武 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漢語大詞典》:行理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
(2).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2.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儒林外史》第五回:「捲捲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也作「行具」、「行器」。
《漢語大詞典》:归节(歸節)
古代使者持节出使,完命后还节于君。《汉书·汲黯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 河内 仓粟以振贫民。请归节,伏矫制辠。”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驰霜急归节,幽云惨天容。”
《國語辭典》:献媚(獻媚)  拼音:xiàn mèi
为了讨好别人而表露出谀媚姿态。如:「献媚取宠」。
《漢語大詞典》:散从(散從)
(1).闲散相随。南史·谢裕传:“ 景仁 博闻强识,善敍前言往行, 玄 每与言不倦。 玄 出行, 殷仲文 、 卞范之 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 景仁 陪輦。”
(2). 隋 代小官名。阶从九品,主出使。参阅隋书·百官志下
(3). 宋 代官府差役名。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 李应机 者,尝知 咸平县 。帝尹 开封 时,遣散从以帖下县,有所追捕。”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衙前散从》:“ 宋 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从。衙前,今之内班门子也;散从,今之外班皂隶也。”
《漢語大詞典》:回旌(迴旌)
亦作“廻旌”。 指出使返归。旌,古代使者所持旌节。 南朝 陈 潘徽 《赠北使诗》:“迴旌逗 陇 左,返轴指 河 源。”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漢語大詞典》:东使(東使)
(1).谓出使东行。 唐 白居易 《有小白马飞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2). 唐 代管理马政的监牧使之一。新唐书·兵志:“ 仪凤 中,以太僕少卿 李思文 检校 陇右 诸牧监使,监牧有使自是始……又立四使:南使十五,西使十六,北使七,东使九。”
《漢語大詞典》:吞毡(吞氈)
汉 苏武 于 武帝 天汉 初出使 匈奴 , 匈奴 欲降之, 武 不屈,被幽大窖中。断饮食, 武 啮雪,与毡毛并吞之。后徙 北海 ,杖节牧羊十九年。及还,须发尽白。事见汉书·苏武传。后以“吞毡”为坚贞不屈之典。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纪文达 弔以七律二章,有云:‘ 延陵 掛剑心相许, 属国 吞毡志竟成。’” 苏曼殊 《落日》诗:“谁知 北海 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漢語大詞典》:鬼使
(1).冥司的衙役,杂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玉女以黄玉为誌,大如黍,在鼻上,无此誌者,鬼使也。”《西游记》第十一回:“第一殿 秦广大王 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吴梅 《双报应·合鸩》:“土地带鬼使绕塲一转介。”
(2). 清 时戏称出使外洋官员。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一时戏言,遂有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名目……若鬼使,则出使外洋之员。”
《漢語大詞典》:衔使(銜使)
奉命出使。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序》:“左军 羊长史 衔使 秦川 ,作此与之。” 南朝 齐 萧子良 《谏射雉启》:“昔 宋 氏遣使,旧列阶下; 刘纘 衔使,始登朝殿。” 隋 江总 《辞行李赋》:“敏异 季札 之听歌,誉乖 属国 之衔使。”按, 属国 ,指 苏武 。 武 拜为典属国。
《漢語大詞典》:客旌
(1).古代官吏出使或上任时在途中所用的旌节。 唐 骆宾王 《畴昔篇》诗:“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赖有边城月,来傍客旌悬。”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五月 燕京 寺,高云动客旌。南风开菡萏,君到 定州 城。”
(2).犹言客踪。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筑居仙縹緲,旅食岁峥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