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痛肠
郁闷
腑肺
内战
中款
激衷
切情
沉心
不自然
肺怀
人猫
泄怒
诚勇
肺腹
密款
《漢語大詞典》:痛肠(痛腸)
(1).悲痛忧伤的心肠。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循十日之故步,惊九迴之痛肠。”
(2).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 熊登朴 ﹞以公差入京謁 江陵 。 江陵 留之坐,温语慰劳之,曰:‘足下今渐进可喜,努力修职,峻擢不难。我词林衙门痛痒相关,我此语亦出痛肠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既事同兄弟,反兵之讐可报;而途分邪正,盖棺之论始彰。出自痛肠,裁诸尊意。”
《國語辭典》:郁闷(鬱悶)  拼音:yù mèn
心中愁闷不舒畅。《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曰:「虽在大州,未见异才可用释人郁闷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糜竺怀愁,更不可言。」
《漢語大詞典》:郁冒(鬱冒)
(1).郁闷。后汉书·朱穆传:“今年九月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
(2).中医指头晕目眩或昏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鬱冒不知人。”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难。” 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卷下:“鬱冒,神病也;亡阴血虚,阳气遂厥,而寒復鬱之,则头眩而目瞀也。” 金 成无己 伤寒明理论·郁冒:“伤寒鬱冒,何以明之?鬱为鬱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至夜,母子俱病,鬱冒不食。”冒,一本作“ 闷 ”。
《漢語大詞典》:郁冒
中医病证名。表现为眩晕,甚至昏迷。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寒者则为厥,欝冒不仁。”
《漢語大詞典》:腑肺
泛指内脏。亦比喻内心。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韩琦》:“ 宋 盛时,贤相得以尽力者,皆以动得面对故,夫面对便,则畏忌消而情谊洽,此腑肺所以得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妾思和尚必是菩萨化身。清水一洒,若更腑肺。”
分類:内脏内心
《國語辭典》:内战(內戰)  拼音:nèi zhàn
1.国内的战争。指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势力或团体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或争取权力,所进行的武力冲突。如:「一个国家如果陷入长期内战,往往会造成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2.内心的挣扎。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外熏性易染,内战心难衄。」
《漢語大詞典》:中款
出于内心的真诚情意。亦指出于内心的恳挚之言。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三:“何用结中款,仰指北辰星。”隋书·五行志下:“是时北军临 江 , 柳庄 、 任蛮奴 并进中款, 后主 惑佞臣 孔范 之言,而昏闇不能用,以至覆败。” 唐 李白 《与贾少公书》:“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
合乎款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黄撮空 没做道理处,文诌诌强通句把不中款解劝的话。”《歧路灯》第一○三回:“这 王象藎 在监十餘日,不惟诸事中款,且识见明敏。”
《漢語大詞典》:激衷
(1).激愤的情怀。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敢忘末学之激衷,试请丈人之静听。”
(2).内心激动。 明 张居正 《论大政》:“意蔼情深,读之使人激衷次骨,感悵无已。”
《漢語大詞典》:切情
切合内心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国语辞典》:沉心  拼音:chén xīn
1.深思静虑。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袁生秀朗,沉心善照。」
2.内心不愉快。《红楼梦》第三四回:「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也作「嗔心」。
《国语辞典》:不自然  拼音:bù zì rán
1.出于人工而非天然形成的。如:「那排树剪成这样,非常不自然。」
2.不协调。如:「你今天的发型看起来很不自然。」
3.做作,非出于内心的。如:「这出戏演得很不自然。」
4.局促不安。如:「本来就心虚,又被别人一说,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很不自然。」
《漢語大詞典》:肺怀(肺懷)
胸怀,内心。 前蜀 杜光庭 《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虑乖折衷之宜,自掇过尤之目,以兹兢灼,常寘肺怀。” 宋 惠洪 《与黄六雷三》诗:“从余今几日,临事见肺怀。”
分類:胸怀内心
《漢語大詞典》:人猫(人貓)
唐 代 李义府 的绰号。谓其外表柔顺而内心阴险。新唐书·李义府传:“时号 义府 ‘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号曰‘人猫’。”
《漢語大詞典》:泄怒
发泄内心的愤怒。 茅盾 《水藻行》:“ 财喜 像找着了泄怒的对象,舞着竹篙,越来越有精神,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
《漢語大詞典》:诚勇(誠勇)
内心勇敢。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王聘珍 解诂:“论语曰:‘勇者不惧。’”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诚勇必有矜奋之色。”
《漢語大詞典》:肺腹
犹肺腑。比喻内心。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二折:“我尽説与你肺腹,我共您鑾舆,俺两箇常遶着 南阳 酒罏,醉酩酊不能家去。”
分類:肺腑内心
《漢語大詞典》:密款
亦作“ 密欵 ”。 内心的真诚。 唐 白居易 《与王承宗诏》:“请献官员,愿输贡赋。而又上陈密欵,远达深诚,洁身而谋出三军,损己而让推二郡。” 唐 元稹 《授刘总守司徒兼侍中天平军节度使制》:“张吾犄角之雄,赖尔股肱之力,加以深衷早达,密款屡闻。”
分類:内心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