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秋声赋
素赏
澡心
中私
情貌
烦酲
对心
养内
泄愤
祝祷
内反
存息
私感
内忌
软顽
《国语辞典》:秋声赋(秋声赋)  拼音:qiū shēng fù
文章名。宋欧阳修撰。全篇藉著描述秋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故题名为〈秋声赋〉。
《漢語大詞典》:素赏(素賞)
(1).预先行赏。管子·轻重乙:“ 管子 入復 桓公 曰:‘终岁之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
(2).内心所欣赏。 唐 王勃 《送李十五序》:“虽相思为赠,终结想於华滋;而素赏无睽,盍申情於丽藻。”
《漢語大詞典》:澡心
(1).改过自新。新唐书·李勉传:“ 勉 入见帝曰:‘寇乱之污半天下,其欲澡心自归无繇。如尽杀人,是驱以助贼也。’”
(2).指去除内心杂念。 明 张居正 《谢免自陈疏》:“臣谬蒙恩宥,愈切凌兢,退自省循,若为消弭,谨当澡心自励,克己知非。”
《漢語大詞典》:中私
内心的感情。 五代 齐己 《戊辰岁江南感怀》诗:“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國語辭典》:情貌  拼音:qíng mào
1.忠诚与恭敬。《荀子。礼论》:「故情貌之变,足以别吉凶、明贵贱亲疏之节。」
2.心情与容貌。《列子。力命》:「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
《漢語大詞典》:烦酲(煩酲)
形容内心烦躁或激动,有如酒醉。 汉 枚乘 《七发》:“纷屯澹淡,嘘唏烦酲。” 清 钱谦益 《定海范氏双节序》:“余观 范子 之述二母,未尝不为之欷歔烦酲,掩卷而太息也。”
《漢語大詞典》:对心(對心)
(1).中意。 草明 《乘风破浪》二一:“我这辈子娶不上个老婆也没什么,只要 小兰 找上个对心的人,过好一辈子,我也心甘情愿!”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八:“ 二嫚 把嘴凑近 忆严 耳朵问:‘咋的?你有了对心的了?’”
(2).犹诚实。谓内心的想法与言行一致。 孙健忠 《甜甜的刺莓》九:“ 竹妹 纯真,从来没讲过不对心的话,也没想到别人会讲不对心的话。”
《漢語大詞典》:养内(養内)
调养内心,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语本庄子·达生:“ 豹 ( 单豹 )养其内,而虎食其外。” 唐 白居易 《续座右铭》:“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贞,养内不遗外,动牵义与仁。”
《國語辭典》:泄愤(洩憤)  拼音:xiè fèn
发泄内心的愤恨。《聊斋志异。卷七。邵女》:「日夜切齿,将伺柴出而后泄愤于女。」也作「泄愤」、「泄恨」、「泄恨」。
《國語辭典》:祝祷(祝禱)  拼音:zhù dǎo
祝告神灵以祈福保平安。《隋书。卷二○。天文志中》:「虚二星,冢宰之官也。主北方,主邑居庙堂祭祀祝祷事,又主死丧哭泣。」《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帝相随至官府中,庭下鸣鼓,拔刀剑互相斗舞,请神祝祷。」
《漢語大詞典》:内反
(1).从内部反叛。后汉书·董卓传:“﹝ 李傕 等﹞围 长安 。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 吕布 军有 叟 兵内反,引 傕 众得入。”
(2).谓内心反省。 清 恽敬 《答姚秋农》:“ 子宽 到京,万望属其不可高兴。乃兄五十无闻,屈首下僚, 子宽 亦已三十六矣,内反为要,何兴之可高耶?”
《漢語大詞典》:存息
(1).谓凝神静虑,做内心反省的功夫。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人汩汩地过了日月,不曾存息,不曾实现此体段,如何会有用力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四折:“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天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
(2).存款利息的省称。
《漢語大詞典》:私感
内心感激。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侍中拜袭封表》:“仰閲旧章,俯增私感。”
《漢語大詞典》:内忌
内心忌妒。亦指忌妒心。后汉书·袁绍传:“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若胜而喜,必能赦我,战败而怨,内忌将发。”
分類:内心忌妒
《漢語大詞典》:软顽(軟頑)
(1).犹撒野。 宋 秦观 《满园花》词:“我当初不合、苦撋就。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有。”
(2).表面和顺,内心狡猾。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丑白]你到软顽,剥了衣裳![生]告壮士,善眼相看,天色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