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静(養靜)  拼音:yǎng jìng
远避尘嚣,在宁静的环境中修养身心。宋。赵师秀 柳下书斋诗:「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红楼梦》第四回:「原来这梨香院,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漢語大詞典》:养体(養體)
保养身体;满足身体的需要。荀子·正名:“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谓奉养父母,供给父母生活所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漢語大詞典》:营身(營身)
谓保养身体。云笈七籤卷八六:“是时辛苦,形体顦顇,不暇营身,救於百姓,遂致疲顿,死於山下。”
《國語辭典》:摄卫(攝衛)  拼音:shè wèi
保养、护卫身体。北周。王褒〈与周弘让书〉:「舒惨殊方,炎凉异节,木皮春厚,桂树冬荣,想摄卫惟宜,动静多豫。」
《漢語大詞典》:长心(長心)
耐心、恒心。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别着急,只要有长心,慢慢的不怕戒不断。”
谓修养身心。管子·中匡:“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以为身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于省吾 曰:“‘长’宜读为养……‘长心长德’即养心养德。”
《漢語大詞典》:养生术(養生術)
摄养身心使长寿的方法。明史·隐逸传·杨引:“尝揭论语·乡党篇示人曰:吾教自有养生术,安事偃仰吐纳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宗室诗人:“晚年慕养生术,每日进食十种,稍茹甘味即哺出,人皆笑其迂,然亦可谅其品矣。” 续范亭 《养生术》诗:“于今才得养生术,柳下学堂不言科。”
《國語辭典》:补养(補養)  拼音:bǔ yǎng
利用饮食习惯或药物来滋养身体。《旧五代史。卷二四。梁书。列传。李珽》:「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讳,子孙俱保后福。」《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七十岁的人,元气衰了,又没有药物补养,病不过十日,寿数已尽,归天去了。」
《漢語大詞典》:内机(内機)
(1).指养身的奥秘。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 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 吕向 注:“ 张毅 是闇内治之几微, 单豹 是不明外治之法。”
(2).官职名。 宋 代宣抚司的参谋官,内赞机密,外参庶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及 隆兴 初, 张魏公 督师, 南轩 以内机入奏,引见於 德寿宫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有以其言密告 赵内机 检 者,宴遂中止。”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安体(安體)
使身体安适;安养身体。庄子·盗跖:“人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 汉 班固 《竹扇赋》:“来风辟暑到清凉,安体定神达消息。”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王临於朝,天地贞观。灵宫巖巖,上下交赞。盖所以法乾道而遵帝度,岂惟安体而明威者哉。”
《漢語大詞典》:饵术(餌术)
(1).服食苍术。传说久服可以成仙。 汉 刘向 列仙传·涓子:“ 涓子 者, 齐 人也,好饵术,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於 齐 ,著《天人经》四十八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天宝 中,处士 崔元微 洛 东有宅,躭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
(2).指服药养身,修仙学道。 宋 王禹偁 《恭闻种山人表谢急征仰纪高风》诗:“饵术肯尝钟鼎味,纫兰应笑珮环声。”
《國語辭典》:鸣天鼓(鳴天鼓)  拼音:míng tiān gǔ
一种道家的修养法。以两掌掩两耳,食指中指击脑后。
《漢語大詞典》:天鼓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漢語大詞典》:鸟申(鳥申)
亦作“ 鸟伸 ”。 古代一种养身术,运动肢体如飞鸟之伸脚。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淮南子·精神训》:“熊经鸟伸,鳧浴蝯躩。”《后汉书·崔寔传》:“夫熊经鸟伸,虽延歷之术,非伤寒之理。”
《漢語大詞典》:逸身
使身体安闲舒适。犹养身。列子·杨朱:“可在乐生,可在逸身。善乐生者不窶,善逸身者不殖。”
《漢語大詞典》:颐身(頤身)
休养身心。晋书·华峤传:“颐身於清简之宇,留心於虚旷之域。”
《漢語大詞典》:赡私(贍私)
谓赡养身家。南史·顾宪之传:“蚕事弛而农业废,贱取庸而贵责,应公赡私,日不暇给,欲无为非,其可得乎。”新唐书·崔郾传:“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 郾 曰:‘吏不能赡私,安暇卹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
分類:赡养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