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民  拼音:gōng mín
1.拥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依其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国家赋予公法上之权利,以及负担公法上义务之国民。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亦公民也》:「公民,人民之有公权得选举议员者也。」
2.为公众利益著想的人。《韩非子。五蠹》:「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
3.君王的百姓。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六。齐伤槐女》:「妾父衍,幸得充城郭为公民。」《魏书。卷七一。列传。裴叔业》:「今大计已尔,势不可追。恐民非公民,吏非公吏。」
《漢語大詞典》:致青年公民
诗集。郭小川作。1957年出版。收诗七首。作品号召青年们投入火热的斗争生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鼓动性。采用马雅可夫斯基“楼梯诗”的形式,节奏热烈明快,语言热情奔放。
《国语辞典》:公民教育  拼音:gōng mín jiào yù
为培养忠贞爱国的公民,并尊重个性发展所实施的教育,使其成为适合国家及时代需要的有用公民。
《國語辭典》:公民权(公民權)  拼音:gōng mín quán
具有公民身分才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应考试权、服公职权等。
《漢語大詞典》:公民基本义务
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國語辭典》:公民投票  拼音:gōng mín tóu piào
公民依据《宪法》保障之创制、复决权,参与国家政治意志之形成。《公民投票法》区分全国性与地方性投票,并规定提案之实质要件与程序。
《國語辭典》:自由  拼音:zì yóu
1.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适间听谏议表章,数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举一动,天子不得自由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因是父母在,不敢自由。」
2.指在《宪法》上或法律保障不受国家或他人干涉的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
《國語辭典》:权利(權利)  拼音:quán lì
1.权势和货财。《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史记。卷四二。郑世家》:「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2.指人民依法律规定得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地位或利益。
《國語辭典》:军籍(軍籍)  拼音:jūn jí
1.登记军人姓名、号码等资料的名册。如:「凡名列军籍者,皆须参与此次动员召集演习。」《明史。卷九一。兵志三》:「其不隶军籍者,所在多有。……而嵩及卢氏、灵宝、永宁并多矿兵,曰角脑,曰打手。」
2.指军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在山东即墨县于家庄,有一人唤名于大郊,乃是个军籍出身。」
《國語辭典》:宪法(憲法)  拼音:xiàn fǎ
1.在一国之内,规定国家体制、政府组织、人民权利义务之最高位阶法规范。
2.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宋。无名氏《梅妃传》:「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
《國語辭典》:申诉(申訴)  拼音:shēn sù
受惩罚的人向上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说明情由。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周章道路,要候执事,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西游记》第三七回:「陛下,那怪倒有些神通,变作你的模样,侵佔你的乾坤,文武不能识,后妃不能晓,只有你死的明白,你何不在阴司阎王处具告,把你的屈情申诉申诉?」
《國語辭典》:公地  拼音:gōng dì
国有的土地。如:「政府准备利用这一带的公地,规划成为文化产业园区。」
《国语辞典》:复选(复选)  拼音:fù xuǎn
1.多重选择。如:「这份问卷可以复选。」
2.由公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应选人员,这种制度称为「复选」。
《國語辭典》:主体(主體)  拼音: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國語辭典》:选民(選民)  拼音:xuǎn mín
拥有选举权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