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案  拼音:gōng àn
1.官署治理公事用的桌子。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乾净,大人敢待来也。」也作「书案」。
2.人事争执的案件。《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夥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
3.宋人话本分类之一。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百戏伎艺》:「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
4.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
《漢語大詞典》:公案学(公案學)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
《國語辭典》:无头公案(無頭公案)  拼音:wú tóu gōng àn
没头绪、无蛛丝马迹可寻的案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后来上司详文,秋后处决了,人人称快,都传说林公精明,能通天上,辨出无头公案。」
分類:线索案件
《國語辭典》:未了公案  拼音:wèi liǎo gōng àn
未能解决的事件。如:「这是一件未了公案,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国语辞典》:龙图公案(龙图公案)  拼音:lóng tú gōng àn
书名。清朝石玉昆所著。内容叙述包公、展昭及五义白玉堂等的故事。原文以散、韵文交织而成,后改编为小说《三侠五义》。现存仅五十部。约全书的五分之一。
《国语辞典》:公案比语(公案比语)  拼音:gōng àn bǐ yǔ
以古代禅师开悟的故事、非逻辑的言行,作为参禅时思惟的内容。这类的故事或言行,称为「公案」。因公案的深旨,意恒在言外,故称比语。《西游记》第二回:「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
《国语辞典》:包公案  拼音:bāo gōng àn
书名。作者不详,约成于明代。全书包含包拯断案故事六十馀则(一本百则)。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后世公案小说深具影响。
《国语辞典》:彭公案  拼音:péng gōng àn
书名。清贪梦道人撰,三百四十一回。以彭鹏事迹附会演述而成的公案小说。
《国语辞典》:施公案  拼音:shī gōng àn
书名。作者无考,八卷,九十七回。内容以康熙间漕运总督施世纶事迹附会演述而成。
《漢語大詞典》:公案传奇(公案傳奇)
演说公案故事的小说话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简贴和尚》,亦名《胡姑姑》,又名《错下书》。公案传奇。” 孙楷第 《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一:“一、小说,即银字儿。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说铁骑儿。按传奇二字,疑是通称。如《清平山堂·简贴和尚》篇题‘公案传奇’是也。”
分類:演说话本
《漢語大詞典》:公案学(公案學)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
《漢語大詞典》:乔公案(喬公案)
虚伪的事。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凭着我雾髩云鬟、黛眉星眼,寻衣饭,则向这酒社诗坛,多少家乔公案。”
分類:虚伪
《國語辭典》:说公案(說公案)  拼音:shuō gōng àn
一种流行于宋代的说唱艺术。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捧及发迹变泰之事。」